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声学 > 声现象 > 声音的特性 > 区分音调、响度与音色
题型:科普阅读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6 题号:20884076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被誉为“乐器之王”的钢琴已有300的历史,最早是在17世纪末由克里斯托福里在佛罗伦萨制造的,钢琴因其独特的音响,88个琴键的全音域,历来受到作曲家的钟爱。
钢琴靠手指触键盘,键盘带动着小槌,使槌击弦发音,钢琴的右踏板控制内部的制音装置,用以延长乐音;左踏板依击弦系统的不同而控制琴槌击弦的距离,使琴槌与琴弦间的距离缩短,产生更弱的乐音。
20世纪末,数字音乐设备的发展又促使一种新的钢琴被发明出来-数码钢琴(电钢琴)。这种钢琴拥有和传统钢琴一样的造型,但是却没有传统钢琴上的声学结构,既没有琴弦也没有共鸣板,数码钢琴的核心是一台电脑,它将从传统钢琴上采样下来的各个音一一储存在内部存储器中,演奏者按动一个琴键就驱动了一个信号,电脑就将对应的音播放出来。
(1)88个琴键的全音域是说各个琴弦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_不同,因而音域宽广;独特的音响是说钢琴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_与其他乐器不同。(以上填空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2)钢琴的左踏板是为了产生弱音,控制敲击琴弦的力量,说明声音的___________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钢琴属于贵重乐器,有烘干加热装置,因为琴弦受潮后的锈蚀,会使得弦的振动频率改变,从而使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_改变;(以上填空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3)数码钢琴采用了模拟的办法,发出的声音模拟了钢琴发音的______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4)钢琴声如果是干扰了人休息和生活,那么钢琴声也会变成噪声。防止噪声污染,是大家共同面对的问题。在繁华闹市区设立的噪声监测器测的是响度,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58.60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___________。若此时有一辆大卡车路过此地,显示屏上显示的数据将_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噪声监测设备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减弱噪声的强度;
(5)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鸣喇叭”,这是在___________(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噪声也是一种能源,最近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T恤衫,它能在噪声环境下发电,把声能转化为电能,为随身携带的小电器及时充电。生活中声除了可以传递能量以外,还可传递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科普阅读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智能手机


智能手机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独立的运行空间,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导航等程序,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接入。
很多同学喜欢用手机上网,用耳机听音乐,若使用不当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眼睛长时间近距离靠近手机屏幕,使眼睛内的睫状肌、晶状体长期处于绷紧状态,容易患近视眼;长期使用耳机听音乐容易对耳朵造成伤害。
小明在智能手机上安装了一些应用软件后,打开手机中的北斗导航系统,可以通过卫星精确定位手机所在的位置,可以根据位置的移动进行测速、测距、导航等手机前后有两个摄像头,后置摄像头是透镜组合,相当于焦距为的凸透镜,前置摄像头利用应用软件,可以实现自拍和照镜子的功能。

(1)下列关于手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增大音量是增大了声音的响度
B.卫星是通过超声波对手机进行定位的
C.利用手机软件照镜子,看到自己的完整脸蛋是放大的像
(2)如图甲是生活中常用的二维码,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是利用___________(选填“黑色”或“白色”)部分获取所含的信息。某次扫描时,发现画面中二维码太大而不完整,为了扫描到清晰完整的二维码,可以将手机__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二维码,二维码到镜头的距离要大于___________
(3)人眼内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镜,远视眼患者应配戴合适的___________镜制成的眼镜;
(4)如图乙所示,小明打开手机中的跑步软件记录了一次跑步数据,图中“”表示时间为。“平均配速”是物体每运动需要的时间,则小明此次跑步的平均配速为___________/km,他这次运动的路程为___________
2023-12-24更新 | 85次组卷
科普阅读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双耳效应和立体声

人们利用两只耳朵听声音时,利用“双耳效应”可以分辨出声音是由哪个方向传来的,从而大致确定声源的位置。如图1所示,在人们的右前方有一个声源,由于右耳离声源较近,声音就首先传到右耳,然后才传到左耳,产生了“时间差”。声源距两耳的距离差越大,时间差就越大。两耳之间的距离虽然很近,但由于头颅对声音的阻隔作用,声音到达两耳的音量就可能不同,产生了“声级差”。当声源在两耳连线上时,声级差最大可达到25分贝左右。不同波形的声波绕过人头部的能力是不同的,频率越高的声波,衰减就越大。于是人的双耳听到的音色就会出现差异,也就是“音色差”。

一般的录音是单声道的。用一个拾音设备把各种声音记录下来,综合成一种音频电流再通过处理后由扬声器发出。这时我们只能听到混合的乐器声,而无法听出每个乐器的方位,即声音缺失了原来的空间感。用两个拾音器并排放置,同一声源发出的声音信号由这两个拾音器共同拾取,然后产生左、右两个声道的信号。当声源不在正前方时,声源到达两拾音器的路程不一样,因此,两个拾音器拾得的信号既有声强差又有时间差,等于模拟了人的双耳效应,产生了立体感(空间感)。立体声在播放时,至少必须有两个音箱或耳机放音。
(1)双耳效应主要是利用同一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间不同、______不同和______不同;(音调/响度/音色)
(2)若左耳听到声音的声级比右耳听到声音的声级大,则声源可能在人的______;(正前方/左后方/右前方/右后方)
(3)以下判断正确的是______
A.一只耳朵也会产生双耳效应
B.单声道录音和放音也可以还原交响乐队中个演奏者的方位
C.将两只耳机的位置对调,听到的立体声效果会受到影响
D.电影院里,单个音箱(扬声器)无法实现立体声播放
(4)下面不是由于双耳效应达到的效果的是______
A.雷电来临时电光一闪即逝,但雷声却隆隆不断
B.将双眼蒙上也能大致确定发声体的方位
C.有时将头旋转一定角度后可以更准确判断声源位置
D.舞台上的立体声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5)如图,若某人两耳间的距离是0.204m,声速为340m/s,开始声源在两耳连线上,人沿虚线箭头方向向后转动,使声源到O点连线和两耳连线夹角a从0°增大到180°,甲图中,人双耳听到声音的时间差Δt______s,下列人双耳听到声音的时间差Δt与夹角a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______

A.B.C. D.

2021-12-14更新 | 200次组卷
科普阅读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材料一: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然像喝醉酒一样,一次一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选填“超声”或“次声”)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材料二: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拿一根细棒用相同的力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音调”或“响度”)和盛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简单的乐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道理。
材料三:许多年前,“马可波多”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为20Hz~20000Hz),频率较低,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丧生。
材料四:气温影响着地面附近的空气状况,气温越高,地面附近空气变得越稀薄,声音在其中的传播速度越快,因而声速与气温有关。晴天的中午,地表迅速升温,地表附近的气温较上层的气温高,声音在地表附近的传播速度较上层快,所以地面上的声源发出的声音向四周传播时是向上拐弯的。
问题:
(1)请你将上面材料中①和②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①______,②______
(2)材料三中的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低于______Hz;
(4)赤日炎炎,在沙漠里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难以听清对方的大声喊叫。从材料四中可以知道,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声音传播时向______(上/下)拐弯;
(5)“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清冷的深夜,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的传播路径向______(上/下)拐弯。
2022-04-08更新 | 45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