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声学 > 声现象 >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 声音的传播 > 声音是怎么传播的
题型:科普阅读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 题号:21398060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填空:
雪花落水也有声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是有科学道理的,但是却缺少发现它们的眼睛。一般的常识告诉我们,雪花落水静悄悄,毫无声响。不过,雪花落水真的会发出声波,在3月份一期的自然杂志上,几个科学家联名发表文章,宣布了他们的上述结论。
首先要说明的是,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频率在50000到2×105Hz之间,高于人们能听见的声波频率。但是,海里的鲸鱼就能听到雪花落水所产生的声响,并且这些声响令鲸鱼异常烦躁。然而,请不要想当然,这些声音不是雪花与水面撞击发出的,而是
冷战时期,当时美国海军要监视苏联潜水艇的活动,他们发现,在下雨的时候,水下声呐工作效果不好,常有噪声干扰,甚至干脆无法监听。
(1)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属于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声呐装置是利用仿生学原理制成的,它模仿的是______(选填“蝙蝠”或“大象”);
(2)海里的鲸鱼能听到雪花落水所产生的声响,说明______能传播声音,并且这些声响对于鲸鱼来说属于______(选填“乐音”或“噪音”)。

相似题推荐

科普阅读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雪花落水也有声


生活常识告诉我们,雪花落水静悄悄,毫无声响,但科学家发现,雪花落水真的能发出声波。首先要说明的是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频率在50000Hz到2×105Hz之间,高于人们能听见的声波频率。但是,海里的鲸鱼就能听到雪花落水所产生的声响,并且这些声响令鲸鱼异常烦躁。
著名的约翰·霍市金斯大学机械工程系的普罗斯似勒提教授断定,这些声音不是雨滴撞击水面发出,而是含在雨滴中的气泡振动发出的,他利用每秒可拍摄1000张照片的高速水下摄影机拍摄发现,下雨时水中确实产生气泡,这些气泡还在不断地收缩、膨胀、振动。经过理论分析和数学计算,普罗斯佩勒提教授发现,下雨时产生噪声的频率和衰减情况确实与气泡的振动情况一致,而且大气泡振动产生低频声波,小气泡振动产生高频声波。
渔民也常抱怨,在下雪时他们的声呐也常常侦听不到鱼群,经过实验验证,普罗斯佩勒提教授发现雪花落水时也产生气泡,同样,这些气泡也振动,从而发出声波,其实,无论是人们打水漂时所听到的细微声响,还是瀑布的隆隆震响都不是(或主要不是)来自石块及岩石与水的碰撞,而是由于气泡。
(1)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属于___________(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对鲸鱼而言这个声音是___________(填“噪音”或“乐音”),这个声音能被鲸鱼听到,说明___________能传播声音;
(2)声呐装置是利用仿生学原理制成的,它发射和接收的声波的频率___________(选填“小于”或“等于”或“大于”)20000Hz,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___
(3)若从水面的气泡产生声音开始,到鲸鱼听到的时间为0.04s,则鲸鱼距离水面___________m(此时海水中声速为1500m/s)。
2023-07-19更新 | 226次组卷
科普阅读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


新华社酒泉10月16日电(记者黎云、徐毅)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约582秒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21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第2次载人飞行任务。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这意味着3名航天员的6个月太空生活迎来了良好的开端。
(1)以大地为参照物,上升的火箭是___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2)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与天和核心舱和天舟二号、天舟三号组合体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飞船内的宇航员看到天和核心舱纹丝不动,地球在缓缓转动,则宇航员选择的参照物是___________
A.太阳
B.地球
C.神舟十三号
D.天和核心舱
(3)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上升过程中,表层固态的特殊物质在高温下会___________,并___________,吸收大量的热,使温度不至升得太高,保护了火箭;(均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4)航天员在天和核心舱进行出舱活动时,外界听不见航天员活动的声音,是因为___________
2024-02-05更新 | 16次组卷
科普阅读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空心锤子


在生产和生活和科学实验中,我们常常要使用锤子。如在墙上钉钉子时,我们用锤子反复击打钉子,钉子便进入墙里。但是,在宇宙空间,当宇航员用锤子敲击物体时,锤子给物体一个作用力,物体受力运动的同时,人和锤子也会向背离物体的方向运动,并且敲击时的作用力越大,人和锤子就会被弹的越远,根本无法进行再次敲击。
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
科学家把宇航员用的锤子设计成空心的,并在里面装入一定量的钢砂,当手握锤子敲击物体时,锤子会把受到的反作用力传给钢砂,使原来处于相对静止的钢砂运动起来。钢砂运动产生的相互摩擦克服了此状态下的反作用力,同时产生热量,减慢了锤子的运动,使锤子不会反跳起来。由此攻克了在宇宙空间不能用锤子反复敲打物体的难题。
(1)用锤子击打钉子时,钉子由于________而发声。而宇航员在太空敲击物体时,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
(2)文中叙述到物体受力运动的同时,人和锤子也会反向运动,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
(3)请在原文用横线画出介绍空心锤中装入钢砂“使锤子不会反跳起来”本质原因的文字____
2020-02-09更新 | 45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