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力学 > 质量和密度 > 质量及其测量 > 质量 > 质量的概念
题型:科普阅读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7 题号:2145806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铸钱是中国古代持续时间最长、实践量最大的铸造活动,其中蕴含了许多重大的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
据《天工开物》记载:把铜铸造成钱币,是为了便于民间贸易的流通和使用,铸造十斤铜钱需要用六、七斤的红铜和三、四斤的锌,这是粗略的比例。冶炼时,先把铜放进熔铜坩埚中加热至液态,然后再加入锌,鼓风使他们熔合。铸钱时,铸工用一把鹰嘴钳把熔铜坩埚从炉子里提出来,另一个人用另一把鹰嘴钳托着坩埚的底部,共同把坩埚内的液体注入模子中。冷却之后,打开框模。这时,只见密密麻麻的成百个铜线就像累累的果实结在树枝上一样呈现出来。再将铜钱逐个摘下,便于磨锉加工。磨锉时,用竹条或木条穿上几百个铜钱一起锉,先锉铜钱的边缘,然后逐个锉平铜钱表面上不规整的地方。
钱币的成色高低,是以含锌量的多少来区分的。将钱投掷在石阶上,发出像木头或石头落地的声响,表明成色低。成色高质量好的铜钱,会发出铿锵的金属声。

(1)铸钱的过程与温度有关,测量温度的温度计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坩埚内的液体注入模子中冷却之后,液体会凝固,此过程需要____________热;
(3)对铜钱磨锉加工,铜钱的质量__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判断铜钱的成色是通过声音的____________(特性)来判断的,师傅们往往将钱轻轻地投掷在石阶上,让钱币发出的声音小一些,这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

相似题推荐

科普阅读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并回答问题

物体的质量真的会不变吗?

在现有的物理知识的基础上,同学们会肯定地认为物体的质量是不会随形状、位置、状态的改变而改变的,物体的质量是常数。这个认识并没有错,但这是对静止的物体的质量而言。如果对运动的物体而言,物体的质量是否还是始终不变呢?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运动的物体的质量会随它的运动速度而改变。他的理论是:设一个物体静止时的质量为m0(又称为静质量),当它以速度v运动时的质量为m(又称为动质量),则动质量与静质量及其速度的关系遵循以下规律:(其中c为光速,c=3×108m/s)。
根据以上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一个静质量mo=1kg的物体,当它以v1=300m/s和v2=15×104 km/s运动时,其动质量分别为:m1=1.0000000000005kg、m2=1.15kg,由此可知,物体的动质量比静质量大,且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其动质量越大。从m1值可看出,在低速(相对光速而言)范围内,物体的动质量与静质量相差甚微,其差值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在低速范围内研究宏观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可以认为物体的质量是不变的,是常数。但在微观世界里,由于电子、质子等基本粒子的静质量都很小,而其运动速度又很容易接近光速,这时它们的质量随速度的改变就不可忽视。关于这样的问题,同学们将来有机会学习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力学知识时,就会进一步深入理解。请根据刚才的阅读,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所学的“质量”是物体一种物理属性,不随形状、位置、状态的改变而改变,该“质量”是指________(静质量/动质量);
(2)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在研究宏观物体的运动情况时,由于v_____c(略小于/远小于/等于),故可以认为物体的质量不变,是常数;
(3)小昊同学质量是50kg,30年后技术突飞猛进,当他作为“天启号”探索舰舰长以1.8×108m/s的速度在宇宙深处航行时,小昊的动质量是_______kg。若提高探索舰的航行速度,小昊的动质量将________(增大/减小/不变)。
2023-04-26更新 | 191次组卷
科普阅读题 | 适中 (0.65)
【推荐2】材料阅读分析题(请认真阅读以下材料)

嫦娥三号


       嫦娥三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航天局嫦娥工程第二阶段的登月探测器,包括着陆器和月球车,质量3750千克.于2013年12月2日 1时30分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12月6日抵达月球轨道,开展嫦娥三期工程中的第二阶段“落”,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在月球正面的虹湾以东地区着陆,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384400千米.
   
完成以下问题.
(1)嫦娥三号发射后,共经历了多长时间才到达月球表面?
(2)嫦娥三号到达月球表面后的质量是多少?为什么?
(3)上图是嫦娥三号发回地球的第一张“玉兔号月球车”的照片,那么嫦娥三号从月球将照片用无线电波(速度是3×108米/秒)发回地球最少需要多长时间我们才能收到(保留1位小数)?
2017-03-15更新 | 387次组卷
科普阅读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天宫课堂


(1)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准点发射,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三名航天员在空间站完成了时间长达6个月的在轨任务。与在地球上相比,航天员在太空上的质量___________,受到的重力_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神舟十三载人飞船不断变轨,是利用了力可以改变___________。进入空间站,航天员每天可以看到16次日出,说明空间站相对于地球是___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2)2021年12月9日,中国空间站太空授课过程中王亚平在太空中演示浮力实验,将乒乓球放在一杯水中,乒乓球漂在水面上,然后她用一根吸管将乒乓球往下压,再移开吸管,乒乓球悬停在水中,如图甲,浮力来源于重力引起的液体在不同深度的压力差,太空中处于失重环境,水对乒乓球各面的压力都接近于___________,杯中浸没在水中的乒乓球___________(选填“受到”或“不受”)浮力的作用;
(3)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如图乙,王亚平将可爱的“冰墩墩”吉祥物抛出,它并没有像在地面上一样掉落,而是沿着直线“飞”了出去,可爱的冰墩墩做匀速直线运动,我们可依据___________定律来解释,冰墩墩离开手后能继续沿着直线“飞行”,是因为它具有___________
   
2023-09-28更新 | 1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