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声学 > 声现象 >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 声音的产生 > 探究声音的产生
题型:单选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8 题号:21593534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我们在欣赏时,经常发现与物理知识息息相关。诗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蓬头稚子”是根据响度辨别“路人”是陌生人
B.“遥招手”——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怕得鱼惊不应人”——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和液体中传播
D.“借问”——是“路人”声带振动产生的声音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 | 较易 (0.85)
【推荐1】下列声学实验中,实验方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将振动的音叉放入水中,激起大量水花
B.将碎纸屑放在敲打后的鼓面上,碎纸屑跳动起来
C.将悬挂的乒乓球接触正在振动的音叉,乒乓球被弹起
D.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入玻璃罩内,用抽气机抽出空气,闹钟声音越来越小
2022-10-16更新 | 379次组卷
单选题 | 较易 (0.85)
【推荐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随着科技进步,物体不振动也能使其发声
B.声音在所有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340m/s
C.用超声波可以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
D.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2021-01-08更新 | 92次组卷
单选题 | 较易 (0.85)
【推荐3】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声音就一定有振动
B.有振动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
C.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
D.上课时听不到老师讲课的回声,是因为教室太小,不会产生回声
2019-11-07更新 | 7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