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声学 > 声现象 > 声音的特性 > 区分音调、响度与音色
题型:单选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8 题号:21771967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考试期间,考场周边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防止噪声的产生
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C.“低声细语”中的“低”,指声音的音调低
D.发声体的振动频率越大,响度就越大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国古诗词是一座珍贵的宝库,不但展现了汉语言的优美,有些甚至蕴含着丰富的声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怕得鱼惊不应人”体现了液体也能传声
B.“羌笛何须怨杨柳”中的笛声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C.“不敢高声语”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
D.“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2023-08-28更新 | 52次组卷
单选题 | 适中 (0.65)
【推荐2】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离声源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弱,是因为
A.声音传播的速度随距离增大而不断减小
B.声音的频率随距离的增大而不断减小
C.人的听觉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弱
D.声波的振幅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弱
2018-05-29更新 | 203次组卷
单选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很多诗句中蕴含着科学知识。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B.“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人们是通过音调辨别出钟声的
C.“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声是由于空气振动产生的
D.“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2024-03-12更新 | 3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