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热学 > 温度与物态变化 > 熔化和凝固 > 熔化和凝固的应用 > 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
题型:科普阅读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94 题号:6440285
请仔细阅读下文,并回答文后问题。
纳米陶瓷
纳米陶瓷作为高新科技材料应用广泛。贴于“神舟七号”飞船外表面的“太空”纳米陶瓷,具有永久、稳定的防静电性能,且有耐磨、耐腐蚀、耐高温、防渗透等特点。采用氧化锆材料精制而成的纳米陶瓷刀,具有金属刀无法比拟的优点:刀刃锋利,能切割钢铁等物质。能削出如纸一样薄的肉片;硬度高,其耐磨性是金属刀的60倍;完全无磁性;不生锈变色,健康环保;可耐各种酸碱有机物的腐蚀;为全致密材料,无孔隙、不沾污、易清洁。纳米陶瓷充分体现了新世纪、新材料的绿色环保概念,是高新技术为现代人奉献的又一杰作。
(1)“神舟七号”飞船与空气摩擦呈炽热状态时,飞船舱不至于被烧毁的原因之一是飞船外表面的陶瓷具有________的特点。
(2)纳米陶瓷刀的耐磨性好,是因为它的________高。
(3)如图所示是纳米陶瓷刀、合金钢刀、普通菜刀磨损程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其中反映纳米陶瓷刀磨损特点的是曲线________(填字母)。
15-16八年级下·江苏盐城·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25]

相似题推荐

科普阅读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雪是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雪花形态的固体水,它由大量白色不透明的冰晶和其聚合物(雪团)组成 。在水蒸气弥漫的云层里,雪最先以肉眼看不到的一颗微尘粒子形状存在,叫做晶核,通常 会在低于零下 10℃的环境下形成, 晶核周围的水蒸气分子在冷空气作用下,围着晶核开始凝华, 使晶核逐渐变大,成为雪晶 。当雪晶增大到能够克服浮力时,便落到地面, 这就是雪花 。 水蒸气的多少和温度的高低造成了雪花多少、大小和形状的差异 。
降雪要满足三个气象条件:一是云层中含有较冷的晶核;二是要有充足的水汽;三是云层下面气温低于 0℃,接近地面的气温一般不能低于 4℃。当靠近地面的空气在0℃以上,但是这层空 气不厚,温度也不很高,会使雪花没有来得及完全融化就落到了地面 。这叫做降 “湿雪”,或 “雨 雪并降” 。 这种现象在气象学里叫 “雨夹雪” 。
为了应对下雪可能对交通的影响, 交警和路政部门提前布局,做好了向路面撒盐除雪,并出动铲雪车进行铲雪作业的准备预案 。
(1) 晶核周围的水蒸气围绕晶核发生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使晶核长大成雪晶,该 过程中水蒸气需要______(选填 “吸热”或 “放热”) 。
(2)下列不属于雪的形成条件的是______
A . 云层水气充足                         C   .云层中气温较低
B   .云层下气温较高                      D   . 云层中有较冷的晶核
(3)向路面撒盐除雪的原理是盐水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______(选填 “低”或 “高”) 。
(4)我们南方地区较少降雪,我县北部仁居大畲垇偶尔冬季会降雪,人们常感觉到降雪时不冷,雪融化时较冷,是因为雪融化时会______(选填 “吸热”或 “放热”) 。
(5)小明利用冰块削成了如图所示的楔形,在阳光照射下发现了奇妙的现象,这个现象是______,图中从边缘射出的红光的是______
2022-01-20更新 | 187次组卷
科普阅读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回答题.

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日常生活、自然现象中有许多现象会让我们产生疑问,把疑问陈述出来,就形成了问题,但不一定都是科学问题,像个人爱好、道德判断、价值选择方面的问题都不属于科学问题,比如:“哪种品牌的运动鞋更好?”“为减少污染和交通拥堵,应该限制小汽车的使用吗?”等都不属于科学问题.

科学问题是指能够通过收集数据而回答的问题,例如,“纯水和盐水哪一个结冰更快?”就是一个科学问题,因为你可以通过实验收集信息并予以解答.

并不是每一个科学问题都可以进行探究,当问题太泛化或太模糊,就难以进行科学探究,比如“是什么影响气球贴到墙上?”一般而言,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描述的是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的变量必须是可检验的.也就是说,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中的因变量和自变量都是可以观察或测理的.例如,“增加气球与头发的摩擦次数会改变气球贴在墙上的效果吗?”,在这个问题中,气球与头发的摩擦次数是自变量,气球贴在墙上的效果是因变量,我们通过改变自变量就可以检验因变量怎样变化.

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可以有不同的陈述方式,常见的陈述方式有下列三种,方式一:某个变量影响另一个变量吗?例如,导体的长度影响导体的电阻大小吗?方式二:如果改变某个变量,另一个变量会怎样变化?例如,如果增大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中的电流就增大吗?方式三:一个变量跟另一个变量有关吗?例如,电流跟电压有关吗?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问题中属于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的是__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哪种类型的音乐更好?
B.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大小成正比吗?
C.水的温度越高,水蒸发得越快吗?
D.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比值相同吗?
E.应该鼓励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吗?
)请根据“冬天市政交通管理部门要在冰雪路面上洒盐”的现象,提出一个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12-31更新 | 245次组卷
科普阅读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雪的形成


雪是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雪花形态的固体水,它由大量白色不透明的冰晶和其聚合物(雪团)组成。在水蒸气弥漫的云层里,雪最先以肉眼看不到的一颗微尘粒子形状存在叫做晶核,通常会在低于零下10℃的环境下形成,晶核周围的水蒸气分子在冷空气作用下,围着晶核开始凝华,使晶核逐渐变大,成为雪晶。当雪晶增大到能够克服浮力时,便落到地面,就是雪花。水蒸气的多少和温度的高低造成了雪花多少、大小和形状的差异。
降雪要满足三个气象条件:一是云层中含有较冷的晶核;二是要有充足的水汽;三是云层下面气温低于0℃,接近地面的气温一般不能低于4℃。当靠近地面的空气在0℃以上,但是这层空气不厚,温度也不很高,会使雪花没有来得及完全融化就落到了地面。这叫做降“湿雪”,或“雨雪并降”。这种现象在气象学里叫“雨夹雪”。
为了应对下雪可能对交通的影响,交警和路政部门提前布局,做好了向路面撒盐除雪,并出动铲雪车进行铲雪作业的准备预案。
(1)晶核周围的水蒸气围绕晶核发生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使晶核长大成雪晶,该过程中水蒸气需要_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2)下列不属于雪的形成条件的是________
A.云层水气充足  B.云层下气温较高
C.云层中气温较低  D.云层中有较冷的晶核
(3)向路面撒盐除雪的原理是盐水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_________(选填“低”或“高”);

(4)盐城地区冬季也会降雪。降雪时,人们常感觉到降雪时不冷,雪熔化时较冷,是因为雪熔化时会_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5)小明利用冰块削成了如图所示的楔形,在阳光照射下发现了奇妙的现象,这是光的_________现象,光屏上AB是彩色光带最边缘的色光,其中B_________色光。
2022-12-05更新 | 12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