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热学 > 温度与物态变化 > 升华和凝华 > 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题型:简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6 题号:6666401
金属在高温、低压下比较容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体,用此方法可以给照相机、望远镜及其它光学仪器的玻璃镜头进行真空镀膜,即在真空室内将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加热,使它的蒸气喷到玻璃镜头上去,从而镀上一层极薄的金属膜,改善玻璃镜头的光学性能,这层膜镀上去发生了怎样的状态变化?

相似题推荐

简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海浩与海雾
2021年1月7日,受强冷空气影响,青岛市区和沿海地区最低气温﹣15℃左右。受冷空气影响,岛城前海云雾升腾,宛若仙境,一时间青岛出现“海浩”的视频便在全国微信圈传开。网查,所谓“海浩”现象是在极寒天气中才会出现的一种奇观。当比海水温度低得多的寒冷空气流经温暖的海面,引起海水强烈蒸发,水蒸气遇到强冷空气后迅速凝结为冰晶,呈现出“白茫茫云雾”的现象,形成了“浩气”。根据相关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和已有文献资料表明:过冷的水蒸气在有凝结核的情况下,﹣30℃以下可以凝结成冰雾,﹣10℃以上凝结的都是水雾,﹣30℃至﹣10℃之间凝结的冰水混合雾。因此中国海洋大学气象学系海雾研究团队认为有关青岛“海浩”现象是冰晶组成的说法,缺乏观测依据。
中国海洋大学的专家认为,此次出现的大气现象应当是海面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后迅速凝结为微小液滴,漂浮于海面附近而形成雾。此次现象规范的名称应该是平流蒸发雾。

(1)真正的“海浩”现象是水蒸气遇冷发生的 ______现象,“平流蒸发雾”是水蒸气遇冷发生的 ______现象(均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家住青岛的小明想用图乙所示用带颜色的水自制成的温度计(已标刻度)粗略测量当天(2021年1月7日)室外的温度,没有成功。请分析他测量失败的原因:______
2021-11-22更新 | 123次组卷
简答题 | 适中 (0.65)
解题方法
【推荐2】生活处处有物理、细心观察皆学问:(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用久了的灯泡会变黑,这是因为灯亮时,钨丝在高温下很容易_____变成钨蒸气,熄灯后,钨蒸气又_____变成微小颗粒附在灯泡上;(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2)冬天水_____成冰时。由于体积增大会使水管涨破。
2023-05-11更新 | 85次组卷
简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小赫同学做“碘的升华”实验时,用酒精灯直接对放有少量固态碘的碘升华管加热,如图所示。发现碘升华管内出现紫色的碘蒸气,小赫同学认为碘从固态变成了气态,是升华现象。小元同学查阅资料发现:常压下,碘的熔点为113.60℃,碘的沸点为184.25℃,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500℃。根据这些资料,小元同学认为小赫同学所做的实验中,碘可能经历了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变化过程,并不能得出碘升华的结论。请针对小元同学的质疑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碘能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要求写出简要的实验操作方案,并结合方案阐述具体的证明的过程。
2023-11-26更新 | 10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