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声学 > 声现象 >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 声速 > 有关声速的计算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5 题号:6815596
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30 m/s,为了开辟新航道,某科学探测船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经0.6 s被探测仪器接收到.
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为了有更好的回收效果,最好用什么声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
估算出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舱底的距离是多少?
______________
若探测船在海上航行时,轮船上的一位气象学家将一只氢气球凑近耳朵听了听,马上向大家发出紧急报告:“海上风暴即将来临”.就在当天夜里,海上发生了强烈的风暴,一只氢气球怎么能预报海上的风暴呢?试分析气象学家判断风暴的物理学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
19-20八年级上·全国·课时练习 查看更多[5]

相似题推荐

【推荐1】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超声波测速

超声波是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波,它具有指向性好、反射能力强、能量集中等特点,可用于测距、测速 等。测距是测速的基础,如图甲所示,超声波测速仪向静止的汽车发射超声波信号(简称信号),同时开始计时,信号 传播过程中迅到汽车会被反射,测速仪接收到返回的信号停止计时,根据记录的时间及其与路程、速度的关系,可计算出汽车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图乙是信号传播过程的s-t图象 ,s 表示信号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 t表示信号传播的时间。
测速仪测量汽车速度的原理是:测速仪向运动的汽车先后发射两次信号,根据汽车在两次遇到信号之间所通过的路程及所用的时间,由速度公式可得出汽车的平均速度。
测速仪在公路上对某跑车进行测速时,向匀速驶来的跑车发射两次信号,两次发射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0s,   第一 次发射信号到接收用时0.6s,     第二次发射信号到接收用时0.3s 。经测速仪测定,该跑车超速,驾驶员将受到交警部门处罚。(超声波速度取340m/s)

(1)人耳 _____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超声波,超声波测速是利用了超声波的指向性好、能量集中、 _____等特点;
(2)如图乙所示,岩t0=0.4s,则静止的汽车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为_____ m。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多种用途的角反射器1969年7月21日,乘坐“阿波罗11号”登月的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郎和巴兹•奥尔德林在月球上的“宁静海”登陆后,将月球激光反射镜留在了月球上。“隅角镜”是一种重要的科学仪器,会形成完全平行的反射光束,一直到达发射激光的源头。人们利用它可以成功的测量地月距离。一束激光从地面发射经“隅角镜”反射回到发射地点的时间大约2.6s,这样就可以计算地月距离。所谓“隅角镜”就是一种角反射器,是一种由三个平面相互垂直的发射面构成立体角。角反射器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应用就是自行车尾部的那个黄色会反光的塑料灯,但当晚上有灯照到上面的时候,它就能发出光,将光沿原方向反射回去了,从而保证夜晚不会被后面的车因看不到而撞到。交警穿着的反光背心中的反光部分是运用晶格的微菱型产生反射及高折射率的玻璃微粒回归反射原理制成。它能将远方直射光线反射回发光处,能够发挥如同白天一样的高能见度。使用这种高能见度反光材料制成的安全服,无论穿着者是在遥远处,都可以比较容易地被夜间驾驶者发现。反光材料的出现顺利解决了“看到”和“被看到”这一夜间行车难题。
(1)“隅角镜”实际就是一种 _____
(2)自行车尾灯 _____(选填:“是”或“不是”)光源;
(3)地月距离大概是 _____km;
(4)角反射器相邻两个反射面的夹角为 _____度。
2023-04-24更新 | 36次组卷
【推荐3】如图所示为声速测量仪的实验装置图及其使用说明书,根据使用说明书,回答下列问题。

(1)若铜铃放置在甲、乙的中点,即s1=s2,用小槌敲打铜铃,则液晶显示屏的示数为_______s;
(2)把声速测量仪放置于某液体中,将铜铃移至甲、乙之间、且三者在同一直线上,用小槌敲打铜铃,液晶显示屏上显示0.002s,已知s1=0.4m,s2=3.4m,则声音在该液体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_m/s;
(3)把声速测量仪放置于空气中(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调整甲、乙间距为51cm,再将铜铃放到乙的右边距离乙20cm处,并与甲、乙在一条直线上,用小槌敲打铜铃,液晶显示屏的示数t1______s,增大铜铃到乙的距离,敲打铜铃,液晶显示屏的示数为t2,则两者的大小关系为t1______t2
2023-02-16更新 | 11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