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力学 > 质量和密度 > 密度 > 密度的定义及公式 > 密度的概念、定义式及单位
题型:科普阅读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08 题号:7142573
阅读《石墨烯》,回答问题

石墨烯﹣﹣改变世界的神奇新材料

2015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英国,访问期间特别安排到曼彻斯特大学参观世界最先进的石墨烯研究院,听取了诺沃肖洛夫教授介绍石墨烯研究情况,参观了石墨烯产品展示和生产石墨烯的地下超净实验室。

石墨烯是目前世上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作为电导体,它有着和铜一样出色的导电性;作为热导体,它比目前任何其他材料的导热效果都好,而且它几乎是完全透明的。利用石墨烯,科学家能够研发一系列具有特殊性质的新材料。比如,石墨烯晶体管的传输速度远远超过目前的硅晶体管。因此有希望应用于全新超级计算机的研发;石墨烯还可以用于制造触摸屏、发光板,甚至太阳能电池。如果和其他材料混合,石墨烯还可用于制造更耐热、更结实的电导体,从而使新材料更薄、更轻、更富有弹性,从柔性电子产品到智能服装,从超轻型飞机材料到防弹衣,甚至未来的太空电梯都可以用石墨烯为原料。石墨烯被称为“黑金”,科学家甚至预言石墨烯将彻底改变21世纪,极有可能掀起一场席卷全球的颠覆性新技术新产业革命。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导电性能来说,石墨烯属于________(选填“导体”或“绝缘体”);
(2)石墨烯是一种超轻材料,这里的“轻”是指石墨烯的________小;
(3)石墨烯有希望应用于全新超级计算机的研发,是因为________
(4)最近国外研究人员通过引入由多层石墨烯制成的交替散热通道,解决了在交通信号灯和电动汽车中使用半导体材料散热的难题,这是利用石墨烯的_____特性。
A.透光性好   B.硬度大   C.导热性好   D.导电性强

相似题推荐

科普阅读题 | 适中 (0.65)
名校
解题方法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气凝胶固体结构如图(a),是世界上最轻的材料之一,高温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同长度的气凝胶比一般纳米材料可多拉长数倍而不断裂,其主要特点是具有较强的吸油能力。近日,浙江大学研发出新的“全碳气凝胶”,它的密度为0.16 mg/cm3,吸油量高达自身质量的500倍,新气凝胶的出现可以减少汽车油量浪费。
材料二:如图(b)小明发现用水壶烧开水时,离壶嘴近看不到“白雾”,距壶嘴远的地方却明显看到“白雾”,小明对这个现象感到十分好奇。
   
(1)根据材料一回答:气凝胶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0.16 mg/cm3表示物理含义是_______________
(2)用体积为1 m3“全碳气凝胶”去吸油,最大吸油的质量为______kg;
(3)除吸油能力外,由材料一还可以得到气凝胶材料具有哪些特点?______
(4)请用所学知识解释材料三中“白雾”及该现象产生的原因?______
2023-09-02更新 | 98次组卷
科普阅读题 | 适中 (0.65)
解题方法
【推荐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在出版行业,通常用“克重”来表示纸张的厚薄。例如,有些图书所用的纸张克重为60 g;实际上,这种表示纸张厚薄的方法与密度的知识是相关的;由于纸张的厚薄是均匀的,所以我们无需测算其单位体积的质量,只需知道它单位面积的质量即可。单位面积的质量又叫做物质的“面密度”。
国家标准规定以A0、A1、A2、B1、B2等标记来表示纸张幅面规格,其中A1纸张尺寸是841mm×594mm,A2纸张尺寸是594mm×420mm。同样,对粗细均匀的线形材料,我们也常常只考虑其单位长度的质量,单位长度的质量又叫做物质的“线密度”。
(1)有些图书所用的纸张克重为60g,其“面密度”记作___________
A.60 g                 B.60 g/m2                   C.60 g·m2       D.60 g/m3
(2)同种材质做成的等厚纸张,A1的“面密度”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2的“面密度”;
(3)家庭电线正常使用横截面积为2.5mm2和4mm2的铜导线,下面关于它们的密度和“线密度”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它们的密度和“线密度”都不相同       B.它们的密度相同,“线密度”不相同
C.它们的密度不相同,“线密度”相同       D.它们的密度和“线密度”都相同
(4)某图书所用纸张克重为60 g,如要计算其密度,还需要知道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
2023-07-17更新 | 96次组卷
科普阅读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

珠峰科考


2022年5月4日,我国科考队员成功登顶珠峰(如图所示),完成了架设全球海拔最高的气象站、用高精度雷达测量冰雪厚度以及进行人体极高海拔适应机制实验三项主要任务。这是我国珠峰科考首次突破8000m以上海拔高度,在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研究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2022年5月15日凌晨1点26分,中国自主研发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如图所示)从海拔4300米的科考营地顺利升空,凌晨4点40分达到9032m。超过珠峰8848.86m的高度,创造浮空艇大气科学观测世界纪录。浮空艇的表面积将近2000m2,表层为白色,是用复合织物材料做成的,该材料密度小,可以耐零下70℃的低温。“极目一号”浮空艇搭载多种科学观测仪器,可带来来自7000m高度的大气组成数据,为青藏高原“水、生态和人类活动”研究提供全新支撑。未来,中国科学院还将推出“极目二号”、“极目三号”浮空艇,应用于青藏科考。请阅读以上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1)科考队员把五星红旗带到山顶,看到五星红旗是红色的,其原因是什么?
(2)浮空艇表面是用复合织物材料做成,其物理性质有哪些?
(3)科考人员在冰山上不能大声说话,以免引起雪崩,这说明什么?
2023-05-13更新 | 4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