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声学 > 声现象 >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 声音的产生 > 探究声音的产生
题型:单选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41 题号:9194191
从物理学的角度对以下成语进行了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震耳欲聋——声音的音调很高
B.隔墙有耳——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C.耳熟能详——声音的传播速度很大
D.掩耳盗铃——听不见声音就能阻止声音的产生
18-19八年级·江西南昌·期中 查看更多[1]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可探究决定音调高低因素的实验是(  )
A.   用手轻敲桌子
B.   将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
C.   用力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
D.   发声的音叉弹开乒乓球
2023-10-23更新 | 63次组卷
【推荐2】下列四幅图是关于声现象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敲击橡皮膜烛焰摇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B.图乙:乒乓球的作用是延长音叉的振动时间
C.图丙:倒车雷达可以安装在月球探测车上使用
D.图丁:用木棍从左向右敲击瓶子,发出声音的音调变高
2022-12-07更新 | 76次组卷
【推荐3】如图甲是一件手工艺品,由竹筒(AB两端开口,C处开一小口)和“活塞”组成。将活塞从B处塞入,能发出悦耳的哨音,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哨音需要介质才能传播
B.换用更大的力吹气提高了哨音的音调
C.哨音是由竹筒筒壁振动产生的
D.听到的哨音属于次声波
2024-01-04更新 | 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