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力学 > 质量和密度 > 测量物质的密度 > 直接测量液体的密度 > 测量液体密度的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2 题号:9537541
如图是按甲、乙、丙顺序测量酱油密度的过程,甲图可读出烧杯的质量,乙图可以读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丙图可读出烧杯中全部酱油的体积。那么,酱油的质量= ____,酱油的密度= ____,为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实验顺序应改成 __________ (选填“甲”、“乙”或“丙”)。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1】某同学用天平、量筒和烧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

(1)如图甲所示,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将游码拨到标尺的零刻线上.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调节。
(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质量时,若该同学的操作情景如图乙所示,则使用天平中的错误之处是:______
(3)正确使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2.2g,用量筒量出30mL该液体全部倒入烧杯中,并用天平测量其总质量,天平平衡后,盘中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烧杯中液体的质量为________g;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kg/m3,用这种方法测出的液体密度值比真实值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2021-03-27更新 | 19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2】7班的同学们在学习了密度知识后想利用案秤和烧杯制作一种简易“密度秤”。

(1)如图1和图2,同学们用案秤和烧杯测出等质量的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两种液体的液面高度分别为,则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为______(选填“”、“”或“”);
(2)小张发现,当烧杯中液体质量相同时,液面高度满足一定的关系,则______(用字母表示);
(3)如图3,小程为“密度秤”标定刻度线,步骤如下:
①用案秤和烧杯测出质量为m的水,并在水面处标出“1.0”刻度线(单位:,下同);
②用刻度尺测出“1.0”刻度线的高度;
③再利用(2)中关系式进行计算,借助刻度尺在烧杯上标出“0.8”、“0.9”、“1.1”、“1.2”等刻度线。分析可知:烧杯上的刻度线分布______(选填“均匀”或“不均匀”);“1.1”刻度线在“1.0”刻度线的______(选填“上”或“下”)方;
(4)由(3)可知,使用“密度秤”时,倒入待测液体,当案秤示数为______时,读出液面所对刻度值即为液体的密度;
(5)小王发现烧杯上刻度间距太小,测量误差较大,以下改进方案可行的是______
A.换容积更大的容器             B.增大液体的质量m
C.换质量更小的容器             D.换精度更高的电子秤
2024-05-05更新 | 36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3】盐水选种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巧妙的挑选种子的方法。选小麦种子盐水的密度在1.16×103kg/m3~1.2×103kg/m3之间。小明为检验爷爷配制的盐水是否合格,他用托盘天平(砝码规格有:100g、50g、20g、10g、5g)、量筒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下两侧的垫圈,指针就开始摆动。观察到天平的指针左右摆动的幅度不同(如图甲所示),则接下来的操作:______,再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天平平衡;
(2)调节天平平衡后,将装有待测液体的烧杯放在左盘中,用______向右盘中加减砝码,当放入10g的砝码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紧接下来的一步操作:______
(3)当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待测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______g;
(4)将烧杯中适量的盐水倒入量筒内,液面位置如图丙所示,则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______mL。称得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为25g,则小明配制的盐水的密度为______g/cm3,为符合要求,他应该向配制的盐水中添加适量的______(选填“盐”或“水”)。
2023-06-01更新 | 5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