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力学 > 机械运动 > 机械运动的相对性
题型:科普阅读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12 题号:9542745
阅读短文,解答问题。
神舟十号
如图甲是长征火箭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开空的现场场景。火箭的总长度为58m,火箭点火后竖直向上做直线运动,图乙为监控系统间隔2s拍摄到的火箭升空过程中带有比例标尺的位置照片。

“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自动对接后以每小时28440km绕地球运转。在此过程中我国第一位“太空教师”王亚平完成了如图丙所示的水球实验,通过水球我们可以看到她的“倒影”。神十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人向着征服太空的梦想又迈进了一大步。
(1)在太空中聂海胜感觉周围一片寂静,这说明声音________,但他能看到漆黑的夜空中悬挂的美丽地球,这是因为地球在_______(选填“发出”或“反射”)光;
(2)关于通过小水球看到女航天员王亚平“倒影”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该“倒影”不能成在光屏上
B.该“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幻灯机是根据这一成像特点制成的
D.若王亚平远离水球,“倒影”会变小
(3)为能够储存较多数量的燃料,运载火箭常采用液态燃料,与气体打火机中的燃料一样,都是通过________(选填“压缩体积”或“降低温度”)的方法使燃气______(选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
(4)依据图乙照片上的比例标尺可推算:这2s内火箭升空的平均速度为_____m/s,“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对接完成后,以“神舟十号”飞船为参照物,天宫一号的运行速度为______m/s。

相似题推荐

科普阅读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新世界七大奇迹”


历时9年,被美国《卫报》举为“新世界七大奇迹”的港珠澳大桥,正式全线贯通.至此,港珠东西,长虹卧波,天堑南北,通途无阻.这座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被公认为“当今最具挑战性的工程”.作为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横跨伶仃洋,东接香港,西连珠海、澳门三个城市,设计使用寿命120年.可扰台风16级.大桥设计通告速度为100km/h,限载40t.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港珠澳大桥深达40余米的海底沉管隧道内,手机上的4G网络信号依然满格,语音视频通信流畅.某考察船按计划完成南极考察保障工作后,顺利通过港珠澳大桥.如图,某考察船总长167m,满载吃水深度为9m,满载排水量21000t.(ρ海水=1.0×103kg/m3,g=10N/kg)

(1)小军驾驶小轿车通过海底沉管隧道内时依然可以进行GPS导航,GPS系统与卫星之间实现信号传输是通过_____进行的.
(2)某考察船满载时船底受到海水的压强是_____Pa;该考察船满载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N;排开水的体积为_____m3
(3)已知某考察船在1m厚冰层海域破冰航速为1m/s,前行时所受的阻力为1.5×107N,则某考察船在1m厚冰层海城破冰匀速前行10min,克服阻力所做的功是_____J.
(4)乘客坐在考察船上看见附近两旁的船只迅速向南退去,则乘客相对两旁的船只正在向_____运动.
2019-08-04更新 | 268次组卷
科普阅读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祝融飞天


2021年5月22日10时40分,中国第一辆火星车“祝融号”安全驶离着陆平台,成功“打卡”火星表面,正式开启火星探测之旅;你知道吗,其实“祝融号”火星巡航速度非常的慢,仅每小时40米,而这也是有原因的。早在5月15日,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就已成功软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祝融号”火星车建立了对地通信;当天一着陆,“祝融号”火星车就直接向家人报告“我已着陆,感觉良好“,并用随身携带的相机拍了一些照片,为了应对火星表面的低气压以及昼夜温差,研制团队为火星车配置了两套集热器,并采用了纳米气凝胶保温;火星沙尘沉积将影响太阳电池阵发电,为此,研制团队专门针对光照、沙尘等情况,设计了蝶形四展太阳翼,配置了特殊的电池等;
(1)祝融号在火星上的巡航速度大约与___________最相似;
A.乌龟的爬行速度
B.人行走的速度
C.汽车高速行驶的速度
(2)因为火星上的昼夜温差较大,所以能量的损耗也比较大,中国科学家因此制造了一个和“祝融号”相似的“双胞胎”,模拟它登陆火星时的情况,确认登陆方式是安全的时,才让“祝融号”正式在火星上登陆,这是运用了___________方法;
A.控制变量法
B.等效替代法
(3)火星与地球相距大约,祝融号将火星上的信号传回地球时,其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则该信号传回地球需要___________s;真空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传声;
(4)“祝融号”安全驶离着陆平台过程中,“祝融号”相对着陆平台是_____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5)火星两极覆盖有固态的二氧化碳(干冰),在夏天将直接变成气态,这一过程称为___________;为保证祝融号在昼夜温差大的环境下工作,其顶部的集热器装有正十一烷,这种物质白天会吸热熔化储存能量,晚上会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放热释放能量。
2023-06-19更新 | 166次组卷
科普阅读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


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神舟十三号本次返回地球,使用了黑科技——快速返回技术。载人飞船从脱离太空站到返回地球只用了8小时,比神舟十二号飞船返回的时间缩短了20小时。那么神舟十三号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其实要想快速返回,最重要的就是让飞船在一定程度上尽快减速着陆,这就需要推进舱的动力足够大,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就是推进舱的点火速度要快。这两个问题解决了,飞船的返回时间就可以大大缩短。
神舟十三号在太空中的外形结构如图所示,由轨道舱与返回舱(可载人)以及推进舱所组成。轨道舱可以与太空站相连,返回舱与推进舱相连。
神舟十三号飞船与太空站分离后,先围绕地球5圈做近似的圆周运动,调整运动状态。9时06分,飞船在距离地面约145km处,收到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发出返回指令,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轨道舱自行穿越大气层而销毁);然后飞船穿越大气层不断减速,于09时30分,在距离地面约10km时,飞船制动发动机点火,返回舱与推进舱分离;再接着返回舱开始做直线运动,通过大气的摩擦、降落伞以及各种减速科技让飞船不断减速;最后飞船下降到距离地面1m时,4台反推发动机同时点火,向地面方向喷出高温燃气,使飞船获得一个竖直向上的阻力,飞船再一次减速,返回舱最终成功匀速着陆。

(1)神舟十三号在绕地球做圆周运动过程中,返回舱相对轨道舱是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飞船受到______(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的作用;
(2)返回舱进入地球大气层与大气剧烈摩擦,通过______方式增加了返回舱表面的内能,该过程与内燃机的冲程能量转化相同;
(3)距地面10km至着陆的过程中,返回舱的机械能______(选填“守恒”或“不守恒”);
(4)在太空站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可以利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B.飞船舱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C.可以用弹簧做成的拉力器锻炼身体
D.探究乒乓球是否受到浮力的实验中,发现乒乓球可以静止于水中任意位置
(5)神舟十三号返回舱在预定区域安全降落。从返回舱距地面10km做直线运动开始计时到成功匀速着陆,返回舱的动能与其下降高度的关系图像中,大致正确的是______
A.B.C.D.
2022-11-26更新 | 24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