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1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贵州 九年级 三模 2021-09-07 20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物质的化学变化、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实验、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1. 成语言简意赅,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成语描绘的变化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露结为霜B.腐草为萤C.积土成山D.云腾致雨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2. 近几年来,各种网红饮品店星罗棋布,成为各类潮人新时尚。以下饮品属于溶液的是
A.珍珠奶茶B.奶盖咖啡C.鲜榨橙汁D.苏打水
2020-02-12更新 | 255次组卷 | 4卷引用:【万唯】贵州省遵义市2019年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统一考试综合理科化学试题《黑卷》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3. 化学与我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棉布是用棉花纺织而成,棉花属于天然纤维
B.挑食和偏食不利于身体健康
C.用钢筋混凝土建造房屋更加坚固
D.霉变大米经高温蒸煮后可以食用
2021-09-07更新 | 15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4.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要求。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B.取液时挤入空气
C.连接仪器D.测溶液pH
2021-09-06更新 | 10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5. 从微观的角度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是
A.汽油挥发是汽油中分子不断运动而扩散到空气中的缘故
B.水烧开后壶盖被顶起,水分子体积变大
C.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说明分子是可分的
D.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说明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
2021-09-07更新 | 1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6. 工业上由环己烷(化学式是C6H11NH2)与氢氧化钠反应合成“甜蜜素”。下列对环己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类别上看:环己烷属于有机化合物
B.从性质上看:环己烷可以与碱反应
C.从组成上看:环己烷中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13
D.从结构上看:环己烷由6个碳原子、13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构成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7.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A、B、C、D四种未知溶液的成分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见下表。其中检验结果不正确的是
组别溶液中检验出的离子
AK+、Na+、OH
BBa2+、Na+、Cl、OH
CCu2+、Mg2+、Cl
DH+

A.AB.BC.CD.D
2021-09-07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8. 教材中的插图不仅使教材美观,还能图文并茂地提供信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自来水生产过程—直观呈现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的一般过程
②地壳中的元素分布—地壳中各元素的地理分布
③一些食品的营养成分表—指导人们科学膳食、合理营养
④空气质量报告—空气质量级别数值大,污染较轻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①④
2021-09-07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9. 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时,老师给大家演示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铜片表面始终没有明显变化
B.一段时间后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C.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
D.通过实验现象推测银和硫酸铜溶液也可以反应
2016-11-28更新 | 968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西卷)化学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化学兴趣小组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课外研究时做了如下实验:向装有50g稀硫酸的小烧杯中,慢慢滴加Ba(OH)2溶液至过量,并测得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电导率(是以数字表示的溶液传导电流能力)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稀硫酸能导电,是因为其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H+、SO42-
C.当加入质量为m1g的Ba(OH)2溶液时,溶液电导率最强
D.最终溶液电导率小于开始时稀硫酸的电导率
2020-04-06更新 | 314次组卷 | 15卷引用:2019年安徽省合肥市十校联考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二、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适中(0.65)
11.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1)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
(2)图中A B C三种粒子中属于原子的是_______(填字母,下同)。
(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碳元素和硅元素在同一族
B.氮元素的原子序数大于碳元素的
C.氮元素的化学性质与碳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4)硅元素属于_______(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工业上用SiO2与碳单质在高温条件下制得粗硅,同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021-09-06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2. 有科学家认为“氢能将成为未来主要的能源”。图一是利用太阳能将水转化为氢能的两条理想途径。

(1)途径一“光电转换”过程中,光能转化为_____能,可较好解决传统制氢过程中效率低、耗能高等问题。
(2)途径二中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二所示。
①图二中“?”的微粒示意图为_______
②该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和_______均不发生改变;
③请从微观角度描述该反应中氧气的形成过程____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021-09-06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适中(0.65)
13. 水是人类生产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_____
(2)20℃时,将1g食盐和1g消石灰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食盐全部溶解,消石灰部分溶解,说明物质的溶解能力与_____有关。
(3)根据所给KNO3、NaCl的溶解度曲线及溶解度表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020406080
溶解度/gKNO313.331.663.9110169
NaCl35.73636.637.338.4
①曲线甲表示_____(填化学式)的溶解度曲线。
②20℃时,向100g水中加入30gKNO3,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溶液是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结果保留至0.1%)。
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将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B.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其溶液的质量一定减小
C.20℃时,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6%的乙溶液
D.t3℃时,将等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溶剂质量甲>乙
2021-09-06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三、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实验题 | 适中(0.65)
14.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的装置图,请回答: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用排水法与排空气法收集CO2及相关性质的比较(分别用体积相同的2个集气瓶收集)。
已知:向收集满CO2的集气瓶内倒入等体积适量澄清石灰水,并振荡。二氧化碳纯度越高,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变澄清的时间越短。
比较项目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
收集方法可行性分析CO2气体生成和从水面逸出的速率远大于其溶解和与水反应的速率Ⅰ。_______,且不与空气发生反应
收集过程分析集满现象:Ⅱ._______“验满”分析:因气体无色,是否集满难确定,即便用燃着的木条移近容器口熄灭,也难以证明空气完全排尽
石灰水变浑浊又变澄清所需时间分析时间较短时间较长

由上述实验可得结论:
①二氧化碳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②与排空气法相比,排水法的优点是_____
2021-09-07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四、综合应用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5. 酸、碱、盐是几类重要的化合物,他们之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1)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有沉淀析出、有气体放出或有_____生成。
(2)为探究某些酸碱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D试管中的现象是_____,另写一个与该反应的微观实质相同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②若向试管A中滴入酚酞试液不变色,则证明试管中溶液显_____
③实验结束后,将发生了反应的试管中的所有物质倒入同一烧杯中,充分混合后过滤,得沉淀和滤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若倒入烧杯前各试管中发生的反应都是恰好完全反应,则向滤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不变色
B.若烧杯中有气泡产生,则倒入烧杯前C中溶质可做钾肥
C.若检测滤液的pH为7,则滤液可直接倒入下水道
(3)现有一包NaCl和Na2CO3的混合物20g,加水充分溶解后,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反应结束后称得沉淀的质量为10g,则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
2021-09-06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五、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流程题 | 较难(0.4)
16. 氧化镁在医药、建筑等行业应用广泛。实验室以菱镁矿(主要成分为MgCO3,含少量FeCO3等,其他杂质不参与反应)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镁的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常温下氢氧化物开始沉淀与沉淀完全时的pH如下表:
pH开始沉淀完全沉淀
Fe(OH)31.12.8
Mg(OH)28.410.9

(1)为了提高“酸浸”的效果,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
(2)滤液1中的溶质为_____(写化学式)。
(3)向滤液1中通入Cl2后,滤液中的二价铁全部转化为三价铁,再加入NaOH溶液时应控制溶液的pH范围为_____
(4)写出Mg(OH)2加热得到产物MgO的化学方程式_____
(5)若原菱镁矿的质量为50g,实验结束后测得MgO的质量为20g,则原菱镁矿样品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不考虑流程中镁的损耗)。

六、科学探究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7. 在抗击新冠肺炎的阻击战中各种类型的消毒液发挥着巨大的作用,75%的酒精溶液就是其中一种,但使用方法不当也会存在隐患。化学小组同学对酒精的组成及使用时注意的问题进行探究。
Ⅰ.对酒精的组成元素进行探究
【猜想假设】
猜想一:由碳和氢元素组成
猜想二:肯定含有碳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猜想三: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查阅资料】
①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变为蓝色。
②碱石灰由氢氧化钠固体和生石灰组成。
【设计实验】
(1)化学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一装置进行实验:将酒精燃烧生成的气体通入图一装置中,观察到_____,说明酒精燃烧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

【讨论分析】
有同学根据水和二氧化碳的元素组成,得出酒精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的结论,但大多数同学不同意,你认为大多数同学的理由是_____
(2)根据讨论后的意见,重新设计如图二装置进行实验:

①先通入空气一段时间后,用电子点火器点燃mg酒精,使之充分燃烧。D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②证据分析:如反应前后C装置的质量差为x,反应前后D装置的质量差为y,则当_____(用含有mxy的代数式表示),能证明猜想三正确。
Ⅱ.对酒精消毒过程中易发生火灾的原因进行探究
在消防队员的指导下,在室外一个金属盒子中(不密封)放入一支点燃的蜡烛,用气压式喷壶对准盒子空间部位喷洒雾化的消毒酒精,酒精被引燃,并在小范围内发生轰燃。分析酒精燃烧的原因_____
【反思交流】探究Ⅰ(2)中装置A、E的作用是_____
【拓展应用】
(1)在用酒精消毒的同时要注意防火,尤其不能使用大喷壶在相对密闭的小空间里反复多次进行喷洒。
(2)在实验室不小心打翻点燃的酒精灯,酒精洒出燃烧时,应立即_____
2021-09-06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物质的化学变化、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实验、物质构成的奥秘

试卷题型(共 17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0
填空与简答
4
实验题
1
综合应用题
1
科学探究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物质的化学变化
2
身边的化学物质
3
化学与社会发展
4
化学实验
5
物质构成的奥秘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94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判断单选题
20.94溶液、溶质和溶剂概念  判断物质是否能形成溶液单选题
30.94对人体健康危害的物质  合理饮食  新型材料  常见物品质材的辨别单选题
40.85浓硫酸的稀释  溶液的酸碱性的判断与pH的测定  胶头滴管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仪器连接单选题
50.85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单选题
60.65有机物定义和常见的有机物  有机化合物单选题
70.85盐类参与的反应  溶液中物质是否共存相关判断单选题
80.85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空气质量报告  自来水厂净化过程  合理饮食单选题
90.85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金属活动顺序理解和判断单选题
100.65酸碱溶液导电的原理  中和反应的概念及微观本质单选题
二、填空与简答
110.6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原子结构示意图含义及应用  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相互推断填空题
120.6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微粒图像的分析及应用  能量转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填空题
130.65硬水的危害及软化方法  固体溶解度概念  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溶解度的相关计算填空题
160.4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酸的通性  盐类参与的反应  计算混合物中物质或元素的质量分数流程题
三、实验题
140.65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制取二氧化碳实验的改进  气体的收集方式
四、综合应用题
150.65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  溶液中物质是否共存相关判断
五、科学探究题
170.65二氧化碳的检验、验满及净化  乙醇  设计实验达到实验目的  根据现象推测结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