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梅苑学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湖北 九年级 阶段练习 2021-09-19 303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实验、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 下列用途中,主要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用石墨作电极B.竹炭除冰箱中的异味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
2021-09-17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梅苑学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3. 根据下列三种微粒结构示意图,所获取信息不正确的是(  )
A.②③化学性质相同B.它们表示两种元素
C.①表示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D.①表示的是原子,②表示的是离子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4.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H2、CO在空气中点燃要验纯,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都要验纯
B.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单质均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都是单质
D.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则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
2021-09-19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梅苑学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5. 下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代表碳原子,“○”代表氧原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1       ②排列再紧密的分子之间也有空隙③过程Ⅰ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④过程Ⅱ发生了物理变化
A.①②B.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6. 下列知识整理都正确的是
A.有关原子的描述B.实验现象
①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该原子的质量与C-12原子质量的1/12作比,得到的结果
②原子都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
①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
②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再加热溶液,溶液颜色变化为紫色→红色→紫色
C.实验推论D.实验操作
①过滤能去除水中的一些杂质,所以过滤能去除食盐水中的氯化钠
②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水槽中的水变红了,可能是因为试管口没有放一小团棉花
①部分实验的操作顺序:先检查气密性,再装药品
②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先盖好玻璃片再倒放桌上

A.AB.BC.CD.D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7.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含量   
B.探究MnO2能否加快H2O2分解       
C.验证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D.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2021-09-17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梅苑学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8. 将37.2g 某种天然气水合物(CH4-xH2O)与一定量氧气在密闭容器中用电火花引燃,反应后得到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为53.2g ,冷却至室温剩余气体的质量为10.0g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8
B.上述反应消耗氧气的质量为26.0g
C.该天然气水合物中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8
D.若要使上述37.2g 天然气水合物充分燃烧至少需要19.2g氧气

二、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较易(0.85)
名校
9. 本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很多概念,对于概念我们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运用。
(1)水的化学性质是由_____保持的,_____保持了金属锌的化学性质(填具体的微粒名称);
(2)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个氨气分子(NH3)是由_____构成的;
(3)氯化钠由__________构成的(填具体的微粒符号)。

三、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0. 依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问题。

(1)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B装置用于测定水的组成,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______
(3)C用于研究CO2的性质,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4)实验D说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______(填序号)。
①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红磷过量或足量
③反应结束后立即打开止水夹
2021-09-17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梅苑学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11. 氢气可用天然气制取,这种方法制取的氢气中往往混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为了证明混合气体中H2、CO2、CO三种气体都存在,某化学实验小组设计以下实验。

【阅读提示】①实验前,装置内的空气已排尽。②实验过程中的尾气已处理。③无水硫酸铜是白色粉末,吸水后变蓝。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的作用是______
(2)C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3)E装置中盛放的试剂应该是______,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证明氢气存在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5)另一小组同学利用上述实验装置(把其中的E装置换成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仿照上述实验过程,通过定量的方法确定一氧化碳存在,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注:反应生成的水蒸气被D装置完全吸收,不考虑其他水蒸气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实验前C装置玻璃管内固体总质量/gm1
实验后C装置玻璃管内固体总质量/gm2
实验前D装置总质量/gn1
实验后D装置总质量/gn2

利用如表数据,计算出能证明CO存在的质量关系是______。(用m1、m2、n1、n2表示)。
2021-09-19更新 | 148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梅苑学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四、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12. A、B、C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

(1)若A、B组成元素相同,B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C为气体单质,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B→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若B、C组成元素相同,A为黑色固体单质,C为可燃性气体化合物,则A为______,B→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021-09-1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梅苑学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五、计算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3. 为测定某过氧化钠样品的纯度,将2.0g该样品与足量水发生反应产生氧气(杂质不参与反应):其反应原理为:xNa2O2+yH2O=zNaOH+O2↑生成气体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1)生成氧气的质量是______g。
(2)列式计算该样品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2021-09-17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梅苑学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实验、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8
填空与简答
2
实验题
2
计算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身边的化学物质
2
化学实验
3
物质构成的奥秘
3,4,5,6,7,8,9
4
物质的化学变化
5
化学与社会发展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  石墨的相关知识  活性炭的吸附性  二氧化碳的用途单选题
20.85量筒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物质的加热  固体药品的取用  液体药品的取用单选题
30.85原子结构示意图含义及应用单选题
40.85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断  单质和化合物的判断  元素的概念  氢气的检验和验纯单选题
50.65微粒图像的分析及应用单选题
60.85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有关计算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  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及实验  过滤单选题
70.65催化剂的概念、性质与用途  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  实验探究燃烧条件  探究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单选题
80.65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  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组成  不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分数单选题
二、填空与简答
90.85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离子的概念及形成  物质化学性质的决定因素  元素与原子、物质的区别与联系填空题
120.65碳及其化合物间相互转化  电解水原理  物质推断的综合应用  各类物质间反应的总结推断题
三、实验题
100.65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误差分析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  二氧化碳物理性质及实验  电解水生成物的验证
110.4二氧化碳与碱的反应及实验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  氢气还原金属氧化物
四、计算题
130.65化学方程式配平  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