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7年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九年级二模调研化学试题
四川 九年级 二模 2022-06-04 24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物质的化学变化、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与社会发展、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实验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名校
1. 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能用化学变化做出解释的是
A.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B.用食醋去除铁锈
C.汽油洗去衣物上少量油污D.洁厕灵清除卫生器具顽渍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2. 2017年共享单车广泛推广,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下列做法不符合“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这一主题的是
A.使用微生物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B.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C.开发使用新能源D.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3. 下列各物质的化学名称、俗名、化学式以及该物质的分类均正确的是
A.碳酸氢钠、苏打、NaHCO3、酸B.汞、水银、Ag、金属单质
C.氢氧化钙、石灰水、Ca(OH)2、碱D.乙醇、酒精、C2H5OH、有机化合物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解题方法
4.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因此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B.中和反应一定有盐生成,则有盐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D.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因此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5. 下列实验方案中,不合理的是
A.用CO2来区分两种无色液体水和石灰水B.用酚酞溶液鉴别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
C.用过量的铁粉除去氯化亚铁溶液中的氯化铜D.用燃烧实验鉴别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
2022-06-01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年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九年级二模调研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解题方法
6.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丙的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t2℃时,将50 g甲加入50 g水中不断搅拌可得到100 g溶液
C.将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D.将接近饱和的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7. 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一定发生了变化
B.c一定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此反应中b物质和d物质的质量比为3︰2
D.d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的2倍
2022-06-0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年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九年级二模调研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