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3分层教学_鲁教版_第八单元 单元复习与测试_中等题(已审)
全国 九年级 单元测试 2023-03-02 9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实验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1. 镁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目前使用的镁主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其转化过程中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有
A.1种B.2种C.3种D.4种
2. 在蒸馏水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固体,不断搅拌,溶解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如图所示,a、c两点观察到溶液中有固体存在,b点固体完全消失(整个过程不考虑水分蒸发,NaOH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OH固体溶于水是放热过程B.a、c两点时,NaOH的溶解度相同
C.b点时,该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溶质质量分数(ω)的大小关系为ω(b)>ω(a)=ω(c)>ω(d)
2023-02-20更新 | 222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3. 海水淡化一直是重要的研究课题,膜技术的引入使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如图对酯酸纤维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透过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各种离子不能通过膜,从而得到淡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未加压的情况下,也可使淡水量增加B.持续增大压强更有利于得到更多的淡水
C.a口排出液蒸发掉水后可得到纯净的氯化钠D.加压后a口排出液中离子的种类不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解题方法
4. 如图为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B.4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3.9%
C.升高温度,可以将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
D.若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硝酸钾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解题方法
5. 室温下,在盛有水的烧杯中放入一支装有饱和硝酸钾溶液的试管,试管底部有未溶解的硝酸钾固体(已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向烧杯的水中加入足量物质X,搅拌。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若物质X为氢氧化钠,试管底部的固体会增多
B.若物质X为氯化钠,试管底部的固体基本不变
C.若物质X为硝酸铵,试管底部的固体会增多
D.若物质X为生石灰,试管底部的固体会减少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6. A、B、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A的溶解度是20
B.除去 A 固体中含有的少量C杂质,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C.t1℃时,将50g固体A加入到200g水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D.将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2℃时,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A>B>C
7. 利用海水提取镁的工业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沉淀槽中总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CaO+H2O=Mg(OH)2↓+CaCl2
B.在上述流程中,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发生变化
C.反应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中和反应
D.由贝壳制取生石灰的反应条件是高温

二、多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8. 向一定质量的Na2CO3溶液中滴加一定质量的Ba(OH)2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改为滴加Ca(OH)2溶液,当恰好不再产生沉淀时,再滴加稀盐酸至沉淀消失。反应过程中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物质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A.a点溶液中溶质只有NaOH
B.c﹣d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C.整个过程溶液中的溶质种类最多含有2种
D.d﹣e段有气泡产生

三、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9. 化学是实验科学。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探究甲烷中含有碳元素将甲烷燃烧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B鉴别CuSO4、BaSO4和CaCO3三种白色固体分别取少量固体样品,加适量稀盐酸,搅拌
C除去O2中混有少量的CO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CuO
D除去食盐水中混有的Ca2+、Mg2+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过滤,向滤液中滴加盐酸至中性

A.AB.BC.CD.D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0. 如图所示,往装有碳酸钠溶液的U形管两侧分别滴加氯化钡溶液和稀盐酸。反应一段时间后,再充分振荡U形管,发现管内仍有白色固体残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实验时,U形管左侧有沉淀产生
B.实验时,U形管右侧有气泡产生
C.反应后的滤液中一定含有NaCl
D.反应后的滤液中可能含有HCl
2023-01-14更新 | 226次组卷 | 4卷引用:第十一单元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02课时)-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课后分层作业(人教版)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1. 某兴趣小组在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中,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Ⅰ、将足量的氢氧化钠浓溶液装入分液漏斗中,再打开阀门K1
Ⅱ、待氢氧化钠溶液完全进入广口瓶之后立即关闭K1,充分反应后,打开止水夹K2
有关该实验有如下说法:
(1)该实验需要装置气密性良好才能成功。
(2)步骤Ⅰ反应无明显现象,可借助事先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来判断反应发生。
(3)步骤Ⅱ中现象为:Ca(OH)2溶液流入集气瓶内,瓶内液面上升且液体澄清,酚酞试液喷入U形管内并变红。
(4)实验完成后,取集气瓶内的物质,滴加足量的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5)实验完成后,集气瓶内溶液中所含的溶质一定有NaOH,可能有Na2CO3,一定不含Ca(OH)2
以上说法正确的为
   
A.(1)(3)(5)B.(1)(2)(4)(5)
C.(1)(4)D.(1)(2)(3)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实验

试卷题型(共 11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0
多选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物质的化学变化
2
化学与社会发展
1,3,7
3
身边的化学物质
2,3,4,5,6,7,8,9,10,11
4
物质构成的奥秘
5
化学实验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的定义  海水提取镁单选题
20.65溶解时能量的变化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判断  固体溶解度概念  图像分析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单选题
30.65溶液的微观构成  海水中的物质单选题
40.65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换  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溶质质量分数概念单选题
50.94溶解时能量的变化  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生石灰的性质及用途单选题
60.65结晶分离混合物  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溶解度的相关计算单选题
70.65常见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  中和反应的概念及微观本质  盐类参与的反应  海水提取镁单选题
90.65二氧化碳的检验、验满及净化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  碳酸根离子的验证  几种常见阴、阳离子的鉴别单选题
100.65盐类参与的反应单选题
110.65碱的通性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  盐类参与的反应单选题
二、多选题
80.4盐类参与的反应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