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年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山西 九年级 一模 2024-03-28 118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化学与社会发展、物质的化学变化、物质构成的奥秘、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实验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1. 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神州大地,绿色正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下列做法与绿色发展相符的是
A.废气随意排放B.合理养殖放牧
C.加快伐木造纸D.垃圾就地掩埋
2024-03-28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2. 《汉书》记载:交趾有甘蔗,榨取汁,曝数时成饴,入口消释,彼人谓之石蜜。“石蜜”富含的营养素是
A.糖类B.油脂C.蛋白质D.无机盐
2024-03-27更新 | 8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3. 人工造雪是先将水制成小冰片,高压风机将冰片粉碎吹出,就形成了晶莹的雪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制成冰片后,水分子静止不动B.小冰片变成雪花时,水分子分解成原子
C.冰雪融化会放出热量D.水制成冰片,冰片变成雪花都属于物理变化
2024-03-28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4. 以下物质名称、化学式、元素化合价标注均正确的是
A.B.C.D.
2024-03-28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5. 某小组同学绘制了自然界中的碳氧循环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人和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会吸收部分二氧化碳
B.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将二氧化碳全部转化,从而实现碳中和
C.化石燃料的过度开发和使用会破坏人类生存环境
D.化石燃料的燃烧会把大气中的氧气消耗完
2024-03-28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解题方法
6. 某校开展了有关垃圾分类的主题活动日。废旧报纸应该投入印有哪种标识的垃圾箱中
A.B.C.D.
2024-03-27更新 | 118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7. 春节期间,小明同学和家人外出游玩儿,携带了方便的自热米饭,租用了景点提供的铁制烧烤炉,他把固体酒精切成小块儿和木炭放在一起,很快就引燃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引燃酒精是为了降低了木炭的着火点B.自热米饭利用了熟石灰和水反应放热
C.铁制烧烤炉利用了金属的导电性D.固体酒精和木炭都是可燃物
2024-03-27更新 | 4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8. 氨能有望成为新一代绿色能源。下图是氨气燃烧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氨气具有助燃性B.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两种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2024-03-28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9. 在“探究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的跨学科实践活动中,小组同学做了系列实验,以下是部分实验操作,其中操作有误的是
A.加入蒸馏水搅拌B.取上层清液
C.检测酸碱性D.测pH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10. 某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可视化探究,下表是20℃时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分别在水和乙醇中的溶解度,同学们配置了20℃下饱和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取适量于小烧杯中,通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有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溶剂溶解度/g
氢氧化钠碳酸钠
10921.8
乙醇17.30
A.配制20℃下饱和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时,用到的玻璃仪器只有烧杯和玻璃棒
B.20℃时,用50g乙醇配制氢氧化钠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为67.3g
C.通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后,烧杯中无明显实验现象
D.本次探究说明改变溶剂后,可直接通过现象判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2024-03-27更新 | 12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二、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适中(0.65)
11. 大国重器作为时代的最强音,承载着我国的科技成就,“大国重器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请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下面小题。

(1). 大国重器中的清华力量——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收藏了承载中华文明印记的各类资源。其中有很多用墨汁绘写的古籍书画至今没有褪色,其原因是______
(2). 大国重器中的圆梦航天——大型客机C919,机身采用铝锂合金,抗腐蚀性优良,除此之外,还具有的性质是______,机身具有优良抗腐蚀性能的原因是______
(3). 大国重器中的极地科考——雪龙2号,全球首艘双向破冰极地科考船,能够在1.5米厚冰环境中破冰航行。从微观角度分析,海水结成海冰主要是______发生改变。船体表面涂防护漆的防锈原理是______
(4). 大国重器中的新型发电机——我国首台空气冷却最高能效等级的重型燃气轮机,既能以天然气为燃料,还能掺入氢气为燃料。燃气轮发电机工作时,燃气轮机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写1个),燃料掺入氢气的优点是______
2024-03-2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填空与简答-流程题 | 适中(0.65)
12. 硼粉是一种优良的固体富燃料推进剂,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下图是活泼金属镁热还原法生产硼粉的主要工艺流程。请结合图文信息,分析思考,解决问题:

(1)脱水炉中,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
(2)还原炉中,为了尽可能的提高生成物中硼含量,/w(Mg)物料配比最佳值为______
(3)酸煮罐中,加入盐酸后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写1个)。
2024-03-27更新 | 3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13. 阅读

遇鉴文明

《遇鉴文明》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节目。分别围绕瓷器与玻璃器、国画与油画、茶与咖啡、中餐与西餐等多领域展开交流。
瓷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张名片,烧制瓷器所用的黏土中含有氧、硅、铝、铁等元素,经过高温脱水、烧结等复杂的化学反应,才能成为一眼看尽三千年的精致瓷器。高温脱水时主要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铝分解成氧化铝和水。
国画,古称丹青,气韵生动,油画,以彩代墨,抽象浪漫。博物馆保存这些珍贵名画时,一般用氮气做保护气。
茶清香四溢,而咖啡则浓郁醇厚,千百年来茶与咖啡的芬芳迷人地交汇,见证着中西文明的交流与互鉴。
随着食材流转,风味交融,中西方的饮食文化也一如既往地在碰撞中互通,在融合中共生。
节目以不同的形式展现了中华文明魅力,凸显了中外文明互鉴交流对当代的积极影响和深远意义。
阅读分析,解决问题:
(1)写出两种烧制瓷器所用的黏土由所含的非金属元素的元素符号______
(2)博物馆保存名画时,选择氮气做保护气的原因是______
(3)从微观角度解释茶与咖啡“香气扑鼻”的原因______
(4)写出烧制瓷器时,高温脱水时主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024-04-04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4. 以典型物质为核心,多角度梳理整合,是我们系统认识物质性质及应用的重要途径。某同学对稀盐酸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如下整理。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1)向稀盐酸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______
(2)向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除列举的用途之外,稀盐酸还可用于______
2024-03-28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三、计算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5. 农业生产上常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进行选种。实验小组取该溶液36g,向其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反应过程中产生固体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1)配制选种所用氯化钠溶液的步骤:计算、称量(量取)、______
(2)计算该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024-03-2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四、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适中(0.65)
16. 同学们在实验室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以探究燃烧的部分条件。

(1)实验用品: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热水、白磷、______、锥形瓶、导管、弹簧夹、双孔胶塞。
(2)实验原理:锥形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实验现象:锥形瓶中有气泡产生,热水中白磷燃烧。
(3)实验结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
(4)交流讨论:实验的注意事项是______
2024-03-28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五、科学探究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科学探究题 | 适中(0.65)
17. 截至2024年3月14日,在轨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七号”乘组航天员飞行时长将达到140天。某兴趣小组同学对我国航天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项目式探究。
任务一:了解我国航天科技领域中新型材料和能源
【查阅资料】
(1)宇航员舱外航天服使用了一种聚氨酯橡胶的新型材料,该材料属于______材料。
(2)中国空间站的能量主要来自柔性太阳电池翼,可将______转化为电能。
任务二:学习舱外航天服处理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咨询老师】氢氧化锂和氢氧化钠化学性质相似。
【小组交流】
(3)为了保障航天员有适宜的呼吸环境,必须处理产生的,目前飞船上常采用氢氧化锂(LiOH)作为吸收剂来吸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任务三:模拟碳酸锂处理实验
【咨询老师】碳酸锂和碳酸钠化学性质相似。
【模拟实验】
(4)航天器返回地面后,需将吸收生成的碳酸锂进行处理,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兴趣小组同学用碳酸锂溶液在实验室进行了模拟实验。
实验方案所加试剂实验现象
方案1氢氧化钙溶液______
方案2______产生大量气泡

【反思评价】
(5)航天器返回地面后,专业处理方法采用的是方案1而非方案2,理由是______
任务四:设计航天精神的宣传标语
(6)为了让更多的同学了解中国航天故事,兴趣小组同学在校园文化角开展了《讲好航天故事》征文活动,并征集了宣传标语,请你也设计一条体现中国航天精神的宣传标语:______
2024-04-04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化学与社会发展、物质的化学变化、物质构成的奥秘、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实验

试卷题型(共 17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0
填空与简答
5
计算题
1
科学探究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化学与社会发展
1,2,5,6,7,16,17
2
物质的化学变化
3
物质构成的奥秘
3,4,8
4
身边的化学物质
5
化学实验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94空气污染及其保护  土壤污染  水体的污染及保护单选题
20.94糖类的来源单选题
30.85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判断  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单选题
40.85化学式书写及读法  常用化合价规律  化合价代数和的计算与应用  常见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单选题
50.85自然界碳循环  常见几种燃料使用对环境的影响单选题
60.94绿色化学  垃圾分类(上海)单选题
70.65金属的物理通性与用途  燃烧的定义及条件  常见吸热反应及放热反应单选题
80.65置换反应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质量比  微粒图像的分析及应用单选题
90.85溶液的酸碱性的判断与pH的测定  胶头滴管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液体药品的取用  溶解过滤单选题
100.85固体溶解度概念  溶解度的相关计算单选题
二、填空与简答
110.6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碳单质的稳定性  金属与氧气反应  金属的防锈措施填空题
120.65分解反应  金属与酸反应原理流程题
130.94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科普阅读题
140.6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常见几种酸的用途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填空题
160.6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  实验探究燃烧条件  控制变量法在实验设计中的应用填空题
三、计算题
150.65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  溶质质量分数结合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盐类参与的反应
四、科学探究题
170.6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酸的通性  碱的通性  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