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山东 九年级 三模 2024-05-25 9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化学与社会发展、物质的化学变化、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实验、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1. 2023年11月,国务院印发了《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计划强调“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改善空气质量为核心。”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计划的是
A.工地配套防尘措施B.推进农村垦荒伐木
C.新增及更新新能源公交车D.改进燃煤方式,减少SO2和粉尘排放
2024-04-15更新 | 9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怀化市第三中学九年级下学期一模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2.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史书记载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记载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本草纲目》中记载“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
B.《黄帝内经》中记载“地气(水蒸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
C.《淮南万毕术》中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D.《抱朴子》中记载“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3.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过滤B.称量食盐
C.检查气密性D.稀释浓硫酸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4.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下列物质构成与构成氨气()的微粒种类相同的是
A.金刚石B.汞C.水D.硫酸铜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5. 含义丰富的化学符号是独特的化学语言。下列名称、符号和意义均正确的有
①干冰:   ②氧气:2O   ③三个铁离子:   ④纯碱:

⑤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⑥铜离子:   表示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4.003

A.①②④B.③④⑦C.①④⑦D.⑤⑥⑦
2024-05-2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6.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       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B.吸烟除了影响自身健康,也使周围人被动吸烟       分子在不断运动
C.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       构成的分子不同
D.生活中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除尽水中钙、镁离子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7. 实验室将一定质量的粗盐提纯并配制2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粗盐提纯”蒸发操作中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B.“粗盐提纯”蒸发结晶时大量晶体析出就停止加热
C.量取水时仰视读数,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10%
D.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时有液体溅出,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7日内更新 | 3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8. “碳循环”、“氧循环”和“水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已知图1反应条件为常温,图2反应是植物的光合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变化观:“水循环”主要是由于水分子的运动引起的,属于化学变化
B.守恒观:图一中X和图二中Y为同种物质
C.平衡观: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D.微粒观: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会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
9. 我国科学家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葡萄糖和油脂的人工合成,合成过程中的一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和丙属于有机物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参加反应的甲与生成的丙的质量之比为14∶15
D.参加反应的乙和生成丁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l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10. 化学是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的科学。从海水中提取镁、制“碱”,都体现了人类改造物质的智慧。结合下列流程图(部分操作和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Ⅰ加入三种溶液的顺序可以是:过量的NaOH溶液、过量的溶液、过量的溶液
B.步骤Ⅳ、Ⅴ的转化过程,其目的是富集、提纯
C.步骤Ⅱ中吸氨的目的是使溶液显碱性,更易吸收二氧化碳
D.上述流程图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2.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碱一定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B.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C.活泼金属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则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D.复分解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则元素化合价不变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3.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时,a、c两种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B.要使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C.将物质的饱和溶液从降温至,可析出物质
D.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降温至,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