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7届吉林省长春市72中学九年级下学期化学试卷
吉林 九年级 一模 2017-05-18 4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与社会发展、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实验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1. 下列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颜色和异味B.煤的干馏
C.用碱石灰做干燥剂D.石墨制备金刚石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解题方法
2. 下列客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客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品红在热水中扩散比在冷水中快 水分子间存在间隙
B H2O 在通电条件下产生 H2 H2O 分子中存在 H2
C 搅拌能加快蔗糖在水中的溶解 搅拌使蔗糖分子在水中溶解更多
D NaOH 溶液能导电 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 Na+、OH-
A.AB.BC.CD.D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3. 对于下列化学用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②、③都可以表示原子
B.⑤和⑥既能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又能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C.③和④所代表的微粒的化学性质相似
D.能表示离子的只有④和⑦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4. 下列化学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的(  )
①CO2+H2O=H2CO3
②2NaHCO3Na2CO3+H2O+CO2
③2H2S+O22S+2H2O
④2NaOH+CuCl2=Cu(OH)2↓+2NaCl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5. 分析下面实验内容和结论,正确的一组是(  )
实验内容实验结论
A燃着的木条置于一集气瓶瓶中,木条立即熄灭气体一定是CO2或N2
B二氧化硫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石蕊试液变红色二氧化硫具有酸性
C用玻璃棒分别蘸取酒精和水,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燃烧的条件之一是物质具有可燃性
D氯化钡溶液滴入某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溶液中可能含有CO32-或Ag+

A.AB.BC.CD.D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真题
6. 掌握分类的方法对于化学学习非常重要,以下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 )
A.氢气、氯气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属于单质
B.碳酸氢铵、葡萄糖的组成中都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
C.硝酸钾、氨气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属于化合物
D.石油、波尔多液都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
2016-11-28更新 | 434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淄博卷)化学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7. 分离、除杂、提纯和检验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下面实验设计能够达到目的是(  )
实验内容实验设计
A分离CO2、H2混合物先用NaOH溶液吸收掉CO2分离出H2,再向该NaOH溶液加足量稀盐酸释放出CO2
B除去NaOH溶液中的杂质Ba(OH)2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过滤
C除去KCl固体中的杂质CaCO3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证明NaOH溶液部分变质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几滴酚酞试液
A.AB.BC.CD.D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8.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30g甲物质溶于70g水中得到30%的甲溶液
B.t3℃时将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析出晶体质量甲>乙
C.t2℃时,甲、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丙
D.将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是乙>甲>丙
9.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
A. 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B. 加热一定量碳酸钙固体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C. 用一定量的双氧水制取氧气
D. 向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放入铁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