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校级联考】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安徽 九年级 一模 2019-05-30 8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实验、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1. 世界环保联盟将全面禁止用氯气(Cl2)对饮用水消毒,用Cl2消毒时有残留臭味。建议 推广采用安全、高效杀菌消毒剂二氧化氯(ClO2),它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冷却至 11℃以下时变成红色液体,易溶于水,见光易分解,消毒水时不生成有害物质。对此相关描述合理的是(  )
A.Cl2有毒,反映的是物理变化
B.Cl2和ClO2都能消毒水体,利用其化学性质
C.ClO2易溶于水,见光易分解,利用其物理性质
D.ClO2冷却至 11℃以下时变成红色液体,反应的是化学变化

二、多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多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3.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且与下面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
ABCD
量取液体的实际体积偏大溶液溅出试管底部破裂溶液溅出

A.AB.BC.CD.D
2019-05-28更新 | 96次组卷 | 5卷引用:【校级联考】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三、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4. 下列归纳总结正确的是(  )
A.CO(NH22、Ca3( PO42、KCl、KH2PO4均属于氮肥
B.
C. 年产量前三位的金属
D.
2019-05-28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5. 自来水消毒过程中通常存在化学变化,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如图表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反应后生成三种物质
B.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是2:1
C.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
D.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6. 在汽油中添加一定比例的乙醇(C2H5OH)制成的车用乙醇汽油已经在我国部分地区使用,它将逐步取代现有的92号汽油。下列关于乙醇汽油说法正确的是(  )
A.乙醇和汽油混合后将继续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
B.乙醇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
C.乙醇汽油的使用将彻底避免化石燃料带来的环境污染
D.乙醇属于氧化物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7. 人体生长发育都离不开钙,日常食用的食物要适当补钙。如图是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元素名称为钙B.元素符号为Ca
C.原子序数为20D.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g
选择题-单选题 | 较难(0.4)
8.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1℃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C.t2℃时,将20g乙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20g
D.t2℃时,等质量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质量甲>乙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9. 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现象与结论均正确的是(  )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A用拇指堵住H2的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燃发出尖锐爆鸣声试管中H2是纯净的
B往久置在空气中的NaOH溶液中滴加稀H2SO4产生大量气泡NaOH溶液已变质
C把质量相同的Mg条与Fe片同时放入相同浓度和体积的稀
HCl中
Mg条产生气体快Mg的金属活动性比Fe强
D往无色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A.AB.BC.CD.D
2019-05-30更新 | 58次组卷 | 2卷引用:【校级联考】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10. 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进行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并利用温度传感器和pH传感器得出如图图象,下列对于图象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
B.约70秒时恰好完全反应
C.温度的变化能够直接证明二者发生化学变化
D.中和反应放热,所以放热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2019-05-28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四、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适中(0.65)
11. 如图为优盘的外观和内部结构示意图。

(1)图中含有的金属材料是_____(填1种,下同)。
(2)利用铝合金做保护套的材料与用铁相比具有的优点是_____(填一点即可)。
(3)将铜加工成铜箔基板利用的铜的性质是_____
(4)闪存芯片通常用高纯硅(纯度高达99.99%以上的Si单质)做原料。工业上利用碳与SiO2反应得到粗硅:再在粗硅中通入Cl2,得到SiCl4;最后在高温的条件下,让SiCl4与氢反应,得到高纯硅和一种化合物。请写出由SiC14得到高纯硅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019-03-11更新 | 103次组卷 | 3卷引用:【区级联考】安徽省合肥市寿春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五、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实验题 | 适中(0.65)
12. 在实验室可用如图A发生装置制备二氧化碳。

(1)写出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2)某学生设计B装置制取O2,其选择的反应物为: _____ (填化学式)。
(3)仪器a的名称是 _____
(4)若选用C装置收集O2,则O2_____ 端导管进入,若用D装置收集O2,则O2_____ 端导管进入。
(5)若用E装置制取二氧化碳,优点是: _____
2019-05-28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六、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流程题 | 适中(0.65)
13. 活性氧化锌是一种多功能性的新型无机材料,其颗粒大小约在1~100纳米。云南化工冶金研究所采用湿NPP一法制备纳米级活性氧化锌的流程如图所示。

(1)除杂后需进行的操作是 _____
(2)若碳酸钠过量对产品的纯度有无影响: _____ (填“有”或“无”),沉淀步骤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
(3)滤液1和滤液2中均含有的阴离子为 _____ (填离子符号)。
2019-05-28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七、科学探究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科学探究题 | 较难(0.4)
名校
14. 重庆一中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混合,没有观察到明显的现象,他们对此提出了如下问题并进行了相应探究:
问题一:二者之间是否发生了反应?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证明二者之间确实发生了反应:

(1)可以选择的试剂组合有_____(填序号)。
①试剂 A:足量稀硫酸,试剂 B:MgCl2溶液
②试剂 A:足量稀硫酸,试剂 B:铁粉
③试剂 A:少量稀硫酸,试剂 B:MgCl2溶液
④试剂 A:少量稀硫酸,试剂 B:铁粉
(2)小兰认为,若选用_____溶液,不管加入顺序如何,只需控制加入稀硫酸的量也 能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
问题二: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有哪些?
【猜想假设】猜想一:只有 Na2SO4;猜想二:Na2SO4_____;猜想三:Na2SO4 和 H2SO4
【查阅资料】①Na2SO4 溶液显中性,②Na2SO4+BaCl2=BaSO4↓+2NaCl。
【实验操作】分别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实验过程实验现象
加入酚酞溶液不变红
加入少量 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加入少量 Na2CO3溶液_____(填“有”或“无”)气泡产生

【实验结论】猜想一成立。
【实验反思】小娜认为,实验_____(填实验编号)可省略。 小秋用精密仪器检测反应后溶液中离子的个数比,也得出了相同结论,则测得溶液中的 Na+和 SO42个数比为_____
科学探究题 | 较难(0.4)
15. 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研究一氧化碳和氧化铁的反应。
   
已知:①碳和氧化铁反应时,也会生成少量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等固体物质。
②铁、四氧化三铁都具有磁性;氧化亚铁不具有磁性。
③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均能和稀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分别为:Fe3O4+8HCl=2FeCl3+FeCl2+4H2O;
FeO+2HCl=FeCl2+H2O。
回答下列问题:
(1)硬质玻璃管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2)停止加热前 _____ (填“需要”或“不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来防止石灰水倒吸,理由是 _____
(3)如何处理尾气: _____ ,处理的原因: _____
(4)反应后硬质玻璃管及剩余固体总质量会 _____ (选填“增加”或“减少”)。
(5)两同学分别设计了甲、乙两个方案验证生成的黑色固体是否都是铁:
甲方案:用磁铁实验观察固体是否全部被吸引。
乙方案:取一定量固体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观察固体是否全部消失。
丙同学认为以上实验方案均不正确,甲方案不正确的原因是 _____ ;乙方案不正确的原因是 _____
为进一步完善乙方案以达到实验目的需要对乙方案进行改进,请设计实验方案。 _____
2019-05-28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八、计算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计算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8g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18.4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___________。(结果保留到小数后1位)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实验、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

试卷题型(共 16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9
多选题
1
填空与简答
2
实验题
1
科学探究题
2
计算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物质的化学变化
2
化学与社会发展
3
化学实验
4
身边的化学物质
5
物质构成的奥秘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判断单选题
20.85蛋白质  维生素的来源  糖类的来源单选题
40.65化合反应  金属之最和分类  常见化肥的种类及性质单选题
50.85微粒图像的分析及应用单选题
60.65乙醇  常见几种燃料使用对环境的影响单选题
70.94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单选题
80.4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判断  溶液浓稀与溶液饱和的关系  固体溶解度概念单选题
90.65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探究  氢气的检验和验纯  强碱露置在空气中的变质单选题
100.65无明显现象的中和反应的判断  中和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单选题
二、多选题
30.85量筒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胶头滴管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仪器连接  物质的加热
三、填空与简答
110.6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  金属的物理通性与用途  合金的认识填空题
130.65酸的通性  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钙  除杂流程题
四、实验题
120.65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万用瓶的使用
五、科学探究题
140.4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  无明显现象的中和反应的判断  盐类参与的反应
150.4金属与酸反应原理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  设计实验探究物质的成分
六、计算题
160.65质量守恒定律内容及适用范围  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  不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