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9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中考四模化学试题
湖北 九年级 模拟预测 2020-03-05 41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物质的化学变化、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与社会发展、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实验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1. 物质的性质是决定其用途的主要因素。以下物质的用途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天然气作燃料
B.氮气作保护气
C.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2020-03-03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中考四模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2. 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做法或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了使发面食品松软可口,制作时可添加适量碳酸氢钠
B.我们每天应摄入一定量的蔬菜、水果以补充维生素
C.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在农业生产中应施用大量化肥
D.减少燃煤发电,增加太阳能及水力发电,有利于治理雾霾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3. 以下判断或推理中正确的是
A.用洗洁精去油污和用汽油去油污的化学原理相同
B.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酚酞变红,证明碳酸钠属于碱
C.NaOH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证明所有的碱都呈碱性
D.人体摄入的营养物质中既有有机物也有无机化合物
2020-03-03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中考四模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4. 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分子、原子、离子都能构成物质
B.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改变
C.水是由氢、氧两种原子直接构成的
D.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是分子间隔的大小随温度而改变的缘故
2020-05-28更新 | 275次组卷 | 5卷引用:2019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中考四模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5. 下列实验方案及现象与结论一致的是

ABCD
方案            
现象a中酚酞溶液变红,b中酚酞溶液不变红点燃某气体后, 干冷烧杯内壁出现无色液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紫色石蕊溶液在通入二氧化碳后变红反应后天平失去平衡
结论分子在不断运动该气体中一定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使石蕊溶液变红的是二氧化碳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A.AB.BC.CD.D
2020-03-03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中考四模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6. 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60°C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甲>乙>丙
B.若将20°C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C(不考虑水的蒸发),可析出晶体的是丙
C.若甲物质为硝酸钾,则丙物质为氢氧化钙
D.从甲和乙的混合物中提纯甲的步骤是①溶解,②加热浓缩成热饱和溶液,③降温结晶,④过滤,⑤冷水洗涤,⑥干燥
2020-03-03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中考四模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困难(0.15)
真题 名校
解题方法
7. 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推论不正确的是(  )

   

A.若甲是碳酸钙,则乙转化成丙的反应可以是放热反应
B.若乙是最常用的溶剂,则丁可以是单质碳
C.若甲是碳酸钠,乙是硫酸钠,则丁可以是氯化钡
D.若丙是二氧化碳,丁是熟石灰,则丁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转化为乙
2017-09-14更新 | 1918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武汉卷)化学
选择题-单选题 | 较难(0.4)
解题方法
8. 已知草酸(H2C2O4)晶体与浓硫酸共热发生化学反应: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正确连接装置,进行实验,可以验证m g某混合气体的成分是CO2、H2O和CO,并粗略测出每种气体的质量(每套装置限用一次,无水硫酸铜遇水分变蓝)。连接装置后先通一段时间氮气,再继续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的连接顺序依次为混合气体→E→C→B→D →A→尾气处理
B.实验时应先通混合气体后点燃酒精喷灯
C.计算CO的质量时,既能根据A中燃烧管内固体减少的质量计算,也可根据A中澄清石灰水增加的质量计算,二种方法均准确
D.通过装置B、C、D在反应前后增加的总质量可以得出CO2的质量
2020-03-03更新 | 2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中考四模化学试题

二、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较易(0.85)
9. 联合国大会2017年12月20日将2019年指定为“化学元素周期表国际年”,纪念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编制化学元素周期表150周年。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1号-18号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1)氧元素与硫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
(2)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________________
(3)铝制品材料表面常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内部的铝进一步氧化,故铝制品经久耐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氧化膜的形成: _______________
2020-03-03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中考四模化学试题

三、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实验题 | 较难(0.4)
10.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气体及有关化学实验(碱石灰的成分为CaO和NaOH固体)。

(1)I中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量收集的O2的体积时,集气瓶中原有的空气是否影响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选填“是”或“否”)。
(2)利用上述装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则装置的组合为______________
(3)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A利用装置I反应前及完全反应后冷却后的质量,可计算出H2O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B利用装置I和II,并把1中的MnO2换成石灰石,H2O2溶液换成稀HCl,可以制取CO2
C若用装置IV来收集氧气,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管口处验满
2020-03-03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中考四模化学试题

四、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推断题 | 较难(0.4)
解题方法
11. 一包固体,可能含有锌粉、碳粉、氧化铜、氢氧化钠、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探究固体的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生成白色滤渣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3)滤液D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有______________
(4)若滤渣丙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后质量没有改变,则滤渣丙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
2020-03-03更新 | 1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中考四模化学试题

五、科学探究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2. 超氧化钾(KO2)是一种黄色固体,它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在潜水艇中用它作制氧剂,供人们呼吸之用。化学方程式为: 。某学生为了验证这一实验并测定超氧化钾(KO2)样品中超氧化钾的质量分数(杂质既不挥发也不参与反应),先称取质量为m g的样品于装置D中,设计出如下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已知KO2也能与水分反应,无水硫酸铜遇水分变蓝)。
   
(1)A是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其发生装置与实验室制取H2比的发生装置__________(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2)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3)表明D中超氧化钾样品接近反应完毕时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结束后称取D中固体,其质量为ng,则样品中超氧化钾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
(5)在A中有10.0克碳酸钙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后,如果生成的CO2全部被超氧化钾吸收,理论上D装置质量应减少0.4克,但实验上在实验后称量D装置,发现反应后其质量的变化量明显与理论值不符,可能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A 生成的CO2部分残留在A、B、C装置里未被D装置完全吸收
B D装置后面的水蒸气进入被超氧化钾吸收
C 超氧化钾不足量
D 装置B中反应生成的CO2也被D装置吸收
2020-03-03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中考四模化学试题

六、计算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3. 实验室有一瓶碳酸钙和氯化钙粉末组成的均匀混合物,小科用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该混合物反应(所得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四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请分析计算:)
实验组别
稀盐酸质量/g100.0100.0100.0100.0
混合物质量/g3.06.09.012.0
所得溶液质量/g101.9103.8105.0a
剩余固体质量/g00mn

(1)原混合物中碳酸钙与氯化钙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
(2)求表中m的值____________ (要求写出完整的过程)。
2020-03-03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中考四模化学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物质的化学变化、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与社会发展、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实验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8
填空与简答
2
实验题
1
科学探究题
1
计算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物质的化学变化
1,4,5,7,8,12,13
2
身边的化学物质
1,2,3,5,6,7,8,9,10,11,12,13
3
化学与社会发展
4
物质构成的奥秘
4,5,9
5
化学实验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  几种常见碱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单选题
20.85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钙  维生素的来源  合理使用化肥与农药单选题
30.85乳化现象及应用  碱的概念、组成  碱的通性  蛋白质单选题
40.94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  物质化学性质的决定因素单选题
50.65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组成  微粒的共性  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及实验单选题
60.65结晶分离混合物  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溶解度的相关计算   溶质质量分数概念单选题
70.15复分解反应的定义  盐类参与的反应  常见吸热反应及放热反应  各类物质间反应的总结单选题
80.4不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二氧化碳与碱的反应及实验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  万用瓶的使用单选题
二、填空与简答
90.85周期表信息示意图及结构示意图的综合考查  金属与氧气反应填空题
110.4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金属与酸反应原理  盐类参与的反应推断题
三、实验题
100.4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  氧气的制取中装置的选择  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万用瓶的使用
四、科学探究题
120.4化学方程式与实验的计算  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制备氢气实验的探究
五、计算题
130.4不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