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0年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合肥市五十中东校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安徽 九年级 三模 2020-10-18 343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物质构成的奥秘、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实验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1. 下列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银片插入稀盐酸中B.工业炼铁
C.雕像受腐蚀D.炸药爆炸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2.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生产环节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石灰石运输过程中覆盖防尘网
B.采用黄铁 矿(FeS2)炼铁废气直接排放
C.实验室废水直接倒入下水道
D.生锈金属直接废弃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解题方法
3. 钪是“工业的维生素”,钪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钪属于非金属元素
B.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10
C.钪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1
D.钪元素位于第四周期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4. 学习化学要构建基本理念,对以下基本观念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分类观:干冰和可燃冰都属于氧化物
B.元素观:氧气和臭氧都由氧元素组成
C.变化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不可以相互转化
D.结构观:氦原子和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5. 下列操作图正确的是
A.浓硫酸的稀释B.氢氧化钠称量
C.测定溶液pH值D.检查气密性
选择题-单选题 | 较难(0.4)
6. 下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依据图分析判断,下列正确的是(                  
A.甲物质由5个原子构成B.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和生成的丁中氢元素的质量相等D.化学变化前后硅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7. 竹炭是竹子的表层碳,经过1400℃以上的高温处理,再经过现代纳米级技术加工而成。它表面的竹炭吸附能力是木炭的五倍以上,其主要成分竹炭纤维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 6H10O5n。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竹子、竹炭是同一种物质
B.(C 6H10O5n是一种有机物
C.竹炭纤维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0:5
D.每个(C 6H10O5n分子中含有5n个H2O分子
2020-03-05更新 | 159次组卷 | 5卷引用:2019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8.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B.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C.单质一定只含有一种元素,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催化剂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则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2020-07-18更新 | 307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9. 南京理工大学团队用新方法制得了NaN5·3H2O,该化合物中含有N5-等微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5-是一种单质
B.一个N5-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C.一个N5-中共有36个质子
D.一个N5-中共有36个电子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解题方法
10.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或变化、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或变化结论
A取少量井水,加入适量肥皂水,振荡产生大量浮渣井水为硬水
B称量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前后质量质量减少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向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NaOH溶液没有变质
D将无色气体通入装有CuO粉末的玻璃管一段时间后,加热黑色固体变红无色气体一定为H2
A.AB.BC.CD.D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1.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 ℃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2 ℃时,乙的饱和溶液升温或降温均会析出晶体
C.乙溶液从t3 ℃降温到t1 ℃,乙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发生改变
D.t3 ℃时,50 g水中加入40 g的甲物质充分溶解可得到90 g甲的饱和溶液
2017-09-14更新 | 2297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孝感卷)化学
12. 如图实验(装置气密性好),三种固体质量相同,分别滴入相同体积的浓度8%盐酸,a处连接压强传感器,压强随时间变化图像正确的是
   
A.   B.   
C.   D.   
2020-05-08更新 | 218次组卷 | 5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二模)化学试题

二、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实验题 | 适中(0.65)
13. 根据以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氢气要控制反应发生或停止,应选用发生装置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若用装置J收集氢气,当_______________开始收集。
(3)如图所示装置容器I、Ⅱ盛有等体积的CO2,分别用注射器同时注入等量的水和NaOH溶液,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现象,说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
2020-07-18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合肥市五十中东校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三、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流程题 | 适中(0.65)
14. “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并加以利用。下图是利用氢氧化钠溶液“捕捉”CO2流程图(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1)大量CO2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导致____________加剧。
(2)氢氧化钠溶液喷成雾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操作a名称是_______________,该操作玻璃棒作用是______________
(4)高温反应炉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流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图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H2O,CaO,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020-07-18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合肥市五十中东校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四、科学探究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科学探究题 | 适中(0.65)
15. 固体酒精因使用、运输和携带方便,燃烧时对环境的污染较少,与液体酒精相比安全性较高,广泛应用于餐饮业、旅游业和野外作业的等场合。同学们对固体酒精产生了好奇,于是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1固体酒精是用酒精、硬脂酸和氢氧化钠等按一定质量比混合制成。
2氯化钙、氯化钡溶液均呈中性。
提出问题:
1酒精(C2H5OH)的化学式与NaOH相比,都有“OH”,酒精的水溶液是不是显碱性?
   
2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进行实验:(1)同学取少量酒精溶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若观察到_________,说明酒精溶液不显碱性。
(2)同学们取少量固体酒精,加入足量水溶解后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氢氧化钠已变质。请写出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为进一步确定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分组探究。①甲组取烧杯上层清夜于两支试管中,按下图探究。
方案      
现象溶液变红产生__________
结论清液中有氢氧化钠清液中有碳酸钠
②乙组认为甲组不能证明清液中有氢氧化钠,设计实验证明清液中有氢氧化钠__________(写出操作和现象)。
实验结论:经讨论一致认为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拓展应用;要除去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可选择适量的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
A Ba(OH)2溶液
B CaCl2溶液
C Ca(OH)2
2020-07-18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合肥市五十中东校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五、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流程题 | 较难(0.4)
16. 过氧化镁(MgO2)是一种镁精细化工产品。医疗上可用来治疗消化不良、胃酸过多等疾病;环境保护方面,可用来处理地下水污染的土壤;还可用于牙膏,对牙齿有漂白和防过敏作用。某化兴趣小组对过氧化镁的性质和制备等进行了以下研究。
活动与探究:
I.探究过氧化镁的性质:过氧化镁是一种白色的粉末,常温下比较稳定,但是加热时会分解生成一种氧化物和一种气体单质。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Ⅱ.探究过氧化镁的制备。下图是利用碱式碳酸镁【Mg2(OH)2CO3】和30%的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过氧化镁。
   
查阅资料:
①碱式碳酸镁与碳酸镁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②氧化镁与过氧化氢反应放出大量的热;③过氧化镁易溶于稀盐酸,,反应放热。
(1)检测煅烧后碱式碳酸镁已完全分解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写出具体的操作和现象);上述生产过程加入稳定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碱式碳酸镁在550、600、650及700℃下煅烧一定的时间生成氧化镁,产生的氧化镁与30%双氧水反应合成过氧化镁产率(见图)。碱式碳酸镁煅烧的温度适宜控制在____℃,煅烧的时间适宜控制在__________h。
   
(3)结果分析:在适宜的温度和时间下,碱式碳酸镁能完全分解,并且得到的氧化镁颗粒表面积最大,能与30%过氧化氢充分反应,所以产率高。推测700℃时,产率明显降低的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
Ⅲ.探究过氧化镁产品纯度检测
生产过程中,过氧化镁中常含有少量的氧化镁杂质(其他杂质不考虑),以下是进行纯度检测的实验装置和步骤。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药品(样品质量为0.7g),调节刻度管使左右两边液面相平,刻度管度数为10mL。
②打开分液漏斗开关,待瓶中无气泡产生时,关闭开关。
③再次调节刻度管使左右两边液面相平,刻度管度数为122mL。
(1)稀盐酸中放入的少量硫酸铜溶液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面实验数据计算样品中过氧化镁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实验条件下O2密度为1.429g/L)
(3)该小组同学所测得质量分数比实际结果偏大,你觉得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A 生成的氧气有少量溶于水
B 未等装置冷却到室温就开始读数
C 杂质与盐酸反应能产生少量的气体
D 滴入的稀盐酸占了一部分气体的体积
2020-07-18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合肥市五十中东校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六、计算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计算题 | 较易(0.85)
名校
17. 硅晶体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的各个领域,工业上常用焦炭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固体初步制得,主要反应为:SiO2+2CSi+2CO↑,求:
(1)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质量分数;
(2)要生产含硅质量分数为90%的粗硅2.8吨,计算至少需要焦炭______吨?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物质构成的奥秘、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实验

试卷题型(共 17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2
实验题
1
填空与简答
2
科学探究题
1
计算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物质的化学变化
2
化学与社会发展
3
物质构成的奥秘
3,4,6,7,8,9,17
4
身边的化学物质
5
化学实验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94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判断单选题
20.94化学与环境单选题
30.85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分类  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相互推断  周期表信息示意图及结构示意图的综合考查单选题
40.94氧化物的定义  最外层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  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单选题
50.85浓硫酸的稀释  溶液的酸碱性的判断与pH的测定  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气密性检测单选题
60.4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现象  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单选题
70.85化学式、分子式及涵义  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比  有机化合物单选题
80.65催化剂的概念、性质与用途  单质和化合物的判断  常用化合价规律  能量转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单选题
90.65单质和化合物的判断  基于构成原子的各微粒数值关系的计算  离子中各类微粒间数值关系单选题
100.65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  硬水和软水定义及鉴别  强碱露置在空气中的变质  镁在氧气中燃烧及其实验单选题
110.65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溶解度的相关计算  图像分析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单选题
120.65制取二氧化碳原理的拓展  生石灰的性质及用途  中和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  常见吸热反应及放热反应单选题
二、实验题
130.65二氧化碳与碱的反应及实验  制备氢气实验的探究  气体制备综合考查
三、填空与简答
140.65二氧化碳对生活环境的影响  燃料充分燃烧的方法及其重要性  玻璃棒的作用  实验的设计与评价流程题
160.4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  碳酸根离子的验证  实验的结果与测量  实验的设计与评价流程题
四、科学探究题
150.65强碱露置在空气中的变质  除杂  设计实验探究物质的成分  实验的设计与评价
五、计算题
170.85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分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