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空气 > 空气的组成 >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改进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543 题号:10717241
经过一年的学习,同学们的化学探究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兴趣小组想深入探究人体呼出气体的成分,进行如下活动:
   
【活动一】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是否含有CO2
向装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滴加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后观察到___________,结论:人体呼出气体中含有CO2
【活动二】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
兴趣小组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锥形瓶内充满人体呼出的气体)实验前注射器内液体体积为50mL,向锥形瓶内注入少量液体后,注射器内的液体开始被自动吸入锥形瓶,充分反应后,注射器内NaOH溶液的体积为30mL。
小亮同学提出疑问:锥形瓶内CO2是否反应完?
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设计实验并证明锥形瓶内无色溶液中确实含有NaOH,得出锥形瓶内CO2已反应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锥形瓶内无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
②过滤,向滤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无色溶液中含有NaOH
结论:人体呼出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
【活动三】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O2的体积分数兴趣小组同学用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注射器及玻璃管内充满人体呼出的气体)
①实验中需反复推拉注射器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②在操作中如何判断装置中的O2是否反应完?___________
结论:人体呼出气体中O2的体积分数为16%。
【实验反思】活动三所用方法与教科书上“测定空气里O2的含量”的方法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进行探究。
   
(1)按左图所示装置和药品进行实验,可观察到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打开止水夹后看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红磷燃烧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
(2)小明同学认为可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丽同学认为不可以,其原因是___________
(3)小组内同学还对该实验进行了如图改进。(已知试管容积为35mL)
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点燃酒精灯。
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
③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如图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紧橡皮管。
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
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填序号)。注射器活塞将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___________mL刻度处才停止。
(4)两套测定装置相比较,则改进后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防止空气污染;②减少误差,测定结果更准确;③便于直接读数。
2022-11-08更新 | 61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2】科学探究和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化学兴趣小组对“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进行探究,并基于证据进行推理分析。
(一)氧气是参与“氧循环”的重要物质。
   
(1)图3为空气成分示意图,物质A的化学式为_______
(2)若测出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小于,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答一点)。
(3)利用图1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并结合传感器技术,测得实验过程中容器内气体压强、温度的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请结合实验原理, 解释BC段气体压强变化的原因:_______
(二)Ι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4)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
(5)某同学利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
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瓶塞;
_______
④观察并记录水面的变化情况。多次实验发现,集气瓶内水平面上升始终小于
同学们查阅资料得知,当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降至约为 7%以下时,红磷不再燃烧。由此可知,燃烧红磷法测定结果不够准确的原因的是_______
Ⅱ用镁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6)某同学进行图2所示实验时发现,产物中有少许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
②镁能与空气中的氮气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
③氮化镁可与水反应生成氨气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为Mg3N2
【实验过程】进行图 3 所示实验:取燃烧产物于烧杯B中,加入适量水,然后用大烧杯罩住小烧杯A和B。
【实验结论】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据此可推断燃烧产物中含氮化镁(Mg3N2)。
【反思交流】进行图2所示实验时,在确保规范操作的前提下,该同学所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023-10-06更新 | 133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3】针对化学变化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发生改变,化学小组的四位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提出假设】化学变化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
【设计并进行实验】甲.乙分别设计了如图A、B所示实验装置和药品进行实验,他们药品混合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1)写出实验A中烧杯内的现象: 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B中烧杯内溶液颜色变化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丙进行了如图c所示的实验:将灼热的玻璃管接触白磷使其燃烧,并且正确称变化前后的质量,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实验过程中小气球的变化是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甲认为:化学变化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会发生改变。
乙丙认为:化学变化前后各物质的质量的结论正确,,请从原子的角度分分析结论正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你认为变化前后各物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你认为丁进行了如图D所示的实验来证明_______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4-03更新 | 9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