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生活中常见化合物 > 酸和碱 > 酸的化学性质 > 酸的通性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95 题号:15384811
(1)蚊虫叮咬时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刺激皮肤,兴趣小组同学对蚁酸分解的产物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蚁酸分解的产物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甲酸(HCOOH),俗名蚁酸,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加热后能发生分解反应;②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固体遇水变蓝。
【作出猜想】课外小组同学对蚁酸的分解产物提出了猜想:猜想一:H2和CO2:猜想二:CO和H2O:猜想三:CO和CO2:猜想四:CO、H2O和H2。经小组讨论大家认为猜想三是错误的,原因为______
【进行实验】将蚁酸分解的产物通入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已排出装置内的空气)。
   
①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A中______,证明有水生成:
②反应过程中,观察到B中无明显现象,则猜想______错误:
③D中黑色粉末逐渐变红,B中无明显现象,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猜想______正确,写出蚁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交流反思】该实验装置的设计还有一处明显不足,请提出改进措施______(写一条)。
(2)同学们围绕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如图一所示的实验,实验结束后,将A、B试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洁净的烧杯C中(如图二),充分混合后,仅观察到有白色沉淀,无其他现象。结合题目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①图一实验完成后,B试管中的溶液含有的溶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②小组同学将C中液体过滤后,对所得滤液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I: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____________滤液中的溶质为Na2CO3、NaOH、NaCl
Ⅱ、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1】某中学要用80g10%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如图是他配置氢氧化钠溶液的操作示意图。

   
(1)配制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在配置上述溶液时,下列操作失误,会引起溶质质量分数降低的是___________
a.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b.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c.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中时,有少量的水溅出
(3)该化学兴趣小组又在老师指导下利用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开展探究活动。将一定量的稀硫酸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中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Na2SO4溶液显中性
【假设猜想】针对资料,大家纷纷提出才香,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Na2SO4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猜想三:___________
【设计验证实验】欲验证上述三种猜想二正确,不能选择的试剂是___________
A.石蕊溶液            B.酚酞溶液          C.锌粒               D.氧化铜
整理实验时,小明忘记将氢氧化钠固体盖上瓶盖,老师告知此操作会导致氢氧化钠固体变质,请写出变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022-04-21更新 | 92次组卷
【推荐2】同学们在老师的帮助下探究了鸡蛋壳中的“硬道理”。
【探究活动一】探究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查阅资料:鸡蛋硬壳主要含碳酸钙,与白醋(主要成分为乙酸)反应原理为:;白醋不能与鸡蛋壳中的其它物质反应生成气体。
实验装置如图一所示,向太空杯中加入40g白醋,再将装有1.1g鸡蛋壳的过滤网放进杯子内,拧紧瓶盖至不漏气。按下列表格中的步骤进行实验并记录所称的质量。
称量步骤称量结果
①称量反应前总质量
②将杯子倒置,不再产生气泡后正放,称量总质量
③打开杯盖一段时间后,称量总质量
实验与分析:
(1)称量步骤②中,把杯子倒置的目的是__________
(2)有同学认为,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__________
(3)通过表格中所给数据计算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4)有同学查资料得知鸡蛋壳中碳酸钙含量约为95%左右,但在醋酸足量且反应完全的情况下,这个实验结果通常偏低,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写一点即可)。
【探究活动二】探究影响鸡蛋壳与盐酸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
小组同学设计了下列甲、乙、丙、丁四个实验(如图二所示),所用盐酸均足量。

实验现象:
1.甲、乙、丙三支试管中,产生气泡速率由快到慢依次为丙、乙、甲。
2.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部分块状鸡蛋壳表面有气泡产生时,鸡蛋壳会上浮,一会儿又下沉,反复多次上浮下沉。
分析与结论:
(5)甲、乙实验对比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
(6)小明能理解鸡蛋壳上浮的原因,但他不理解为什么还会下沉。你的解释是__________
(7)同学们认为丙、丁实验对比,可以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是否有影响,则实验丁中A、B空格处的内容依次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交流:
(8)小明查资料得知,随温度升高盐酸的挥发性增强。他对丁实验提出了质疑,认为该实验现象不能准确反映出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大家认同。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
(9)老师提出问题:甲和丙实验是否能进行实验对比?你的观点和理由是__________
2024-01-16更新 | 63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3】科学兴趣小组在探究酸的性质时,做了如下实验:向放有少量CuO粉末的试管中加入6毫升盐酸,观察到黑色粉末很快溶解,并得到蓝绿色溶液.而向放有少量CuO粉末的试管中加入6毫升硫酸溶液,常温下无明显现象。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异呢?
【建立猜想】①两种酸溶液的pH不同.(注:pH相同,则单位体积溶液中H+数目相同)
②两种酸溶液中的________不同。
【实验过程】
实验
次数
试剂实验
条件
实验现象
10.2克CuO粉末+6毫升pH=0的盐酸常温黑色粉末很快溶解,溶液呈蓝绿色
20.2克CuO粉末+6毫升pH=0的硫酸常温无明显现象
30.2克CuO粉末+6毫升pH=0的硫酸+0.35克NaCl常温黑色粉末很快溶解,溶液呈蓝绿色
40.2克CuO粉末+6毫升pH=0的硫酸+0.35克______常温无明显现象

【实验结论】常温下,pH相同的盐酸和硫酸溶液与CuO反应现象出现差异的原因是由于______促进了反应的进行。
2017-09-14更新 | 12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