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生活中常见化合物 > 酸和碱 > 碱的化学性质 > 碱的通性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8 题号:15442227
糕点疏松剂的主要成分中有碳酸氢钠白色固体。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酸氢钠的性质进行了探究。
实验一:探究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
用pH试纸测得碳酸氢钠溶液的pH约为10,由此可知碳酸氢钠溶液呈_____________性。
实验二:探究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查阅资料】 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气体和一种常见的固体物质。
【进行实验】   取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放到铜片上加热,如图所示。

(1)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珠。
(2)在(1)实验的基础上,如何证明产物中还有二氧化碳生成?____________请简述实验方案
(3)欲通过进一步实验探究来确定充分加热后的固体产物的成分。
【提出假设】 ①可能是碳酸钠;②可能是氢氧化钠。
【设计实验】
方案一:取少量充分加热后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充分溶解,再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假设①成立,请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请你选用与方案一中不同类别的试剂再设计一个方案。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设①成立,
假设②不成立
【实验结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022九年级下·全国·专题练习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共13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探究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实验过程与分析】

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1)(2)无明显现象
实验结论氢氧化钠能与紫色石蕊反应氢氧化钠能与硫酸铜反应氢氧化钠不能与盐酸反应

(1)实验一的现象:_________
【实验反思与拓展】
(2)实验二的现象:__________
(3)某同学认为实验三的结论不正确,他改进了该实验方案:先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并振荡,再滴入稀盐酸,观察到溶液颜色发生变化,由此确定氢氧化钠与稀盐酸确实发生了反应。这种通过酸碱指示剂颜色的变化来判断化学反应的发生的方法属于__________
(4)由实验三联想到把二氧化碳通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也没有明显现象,那么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呢?
①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当观察到气球________现象时,说明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②乙同学认为仅凭上述气球变化,不足以得出“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结论,理由是________
③丙同学重新设计实验:取NaOH溶液于试管中,通入少量CO2,然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溶液,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现象时,也能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
(5)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数字化研究
   
另取氢氧化钠稀溶液,利用图甲装置,用数据传感器准确采集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pH变化数据图像显示如图乙,温度变化数据图像显示如图丙、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数据显示溶液pH值逐渐减小,溶液碱性减弱,________(填离子符号)数目减少,说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2023-12-31更新 | 79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化学知识有利于我们更科学的生活。
(1)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能源,其主要成分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煤是重要的化石燃料之一,煤燃烧产生的_____进入大气可形成酸雨。
(3)要使天更蓝水更清,必须监测并防治大气污染。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包括____(填字母)。
A 臭氧       B 可吸入颗粒物        C 水蒸气
(4)已知某品牌牙膏中摩擦剂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为了测定牙膏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利用气密性良好的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首先夹紧止水夹,然后将足量的稀盐酸注入锥形瓶中,待不再有气泡产生时,打开止水夹,通入一段时间N2。请回答下列问题。(假设牙膏样品中的其他成分不与稀盐酸反应,并忽略空气中各成分对实验的影响)。

①B装置中浓硫酸所起的作用是____
②为了达到实验目的,除了要称量牙膏样品的质量外,还需称量____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出结果。
2020-07-21更新 | 340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下图是张南同学探究酸、碱和盐的一些化学性质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观察到A试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张南同学向滤液B中滴加稀硫酸时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随着稀硫酸的加入,滤液中某三种离子数量变化情况如上图曲线。则曲线①和③所代表的离子是①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均填离子符号)
(3)根据图像可知,当稀硫酸滴加到0—n1点之间时,烧杯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若用实验验证此时溶液中的离子成分,可以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取少量烧杯中溶液于试管中,先向试管中滴加___________,待沉淀完全后,再取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根据产生的明显现象,就可验证烧杯溶液中的离子成分。
【反思与总结】
(4)由上述验证实验总结得出:在验证两种化学性质相似的离子时,除了要避开它们的相似性质外,还要先___________的离子,且不能___________;然后再选择适当的试剂验证另一种离子。
2023-08-08更新 | 1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