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物质构成的奥秘 > 构成物质的微粒 > 分子 > 物质的微粒性 > 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5 题号:16469486
石灰石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实验小组为研究石灰石的分解,取三块形状大小相近的石灰石,一块不加热,另两块分别在酒精灯和酒精喷灯的火焰上加热2min(假设杂质加热时不发生变化)。探究过程如图1所示,如表为验现象。
实验组别实验条件试管B中的现象
未加热无明显现象
酒精灯加热呈浅红色
酒精喷灯加热呈红色

(1)实验乙、丙中,导致试管B溶液呈红色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乙组实验加热石灰石时,在火焰上方倒扣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的烧杯,石灰水变浑浊,出现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此实验能香推断石灰石煅烧产生二氧化碳?______(填“能”或“不能”)
(3)丙组实验中,向试管B中逐滴滴入稀盐酸,至红色恰好褪去,轻轻晃动试管,溶液自下而上又变为红色。解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4)在图2中画出红色褪去和重新变红时溶液中存在的微观粒子种类(粒子数目不作要求:水分子不必画出)。___

(5)为检验丙组实验中的石灰石只有部分分解,设计实验:取研细后的粉末少许于试管中,________(补充完整操作和现象)。
(6)通过甲、乙、丙三组对比实验,得出影响石灰石分解的因素是 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1】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实验可得出燃烧的条件是______,热水的作用是______
(2)乙实验中向烧杯中加入一粒相同大小的品红,发现整杯水变红的时间热水比冷水短。这是因为______,该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是______
(3)丙实验操作可能产生的后果是______
2019-03-21更新 | 80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2】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若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_________(填字母)。发生装置应做的改进是________
(4)F装置中,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滴有酚酞溶液的滤纸从左至右依次变红,说明了分子在________
2023-12-29更新 | 16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名校
解题方法
【推荐3】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一” 是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
①做该实验时要先点燃铁丝上系着的火柴,再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火柴燃烧所起的作用是______
②用化学式写出铁丝燃烧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
③进行该实验时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火星四射,有__________生成;
④用图示装置进行实验,可能出现的一种破坏性后果是_______
(2)“实验二”用来验证分子的某种特性。罩上大烧杯一会儿后,小烧杯____(填“A”或“B”)内溶液会变____色,由此现象能得出的验证结论是________
(3)“实验三”是用简易实验装置制取蒸馏水。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时,由于烧瓶中没加____,所以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暴沸现象。烧杯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
2021-10-06更新 | 7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