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物质构成的奥秘 > 构成物质的微粒 > 分子 > 物质的微粒性 > 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7 题号:17213785
为探究分子运动现象,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
   
(1)图1是按课本进行的实验,一段时间,A烧杯中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图2与图1相比优点是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实验延伸】为了探究分子的运动及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微型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查阅资料】浓盐酸靠近浓氨水时,会出现大量的白烟
(3)用长柄V形玻璃管进行实验,向左、右两端的V形玻璃管口分别同时滴入等量的浓氨水和浓盐酸,塞紧橡皮塞。稍后,在靠近浓盐酸的一端最先出现白烟。
①浓盐酸与浓氨水未直接接触就产生白烟,是因为浓盐酸和浓氨水都具有___________
②由图3实验可知,相同条件下氯化氢分子的运动速率比氨分子的运动速率___________(填“快”或“慢”)。
(4)准备两套(甲、乙)如图3所示的装置,将甲装置放在室温环境中,乙装置放在比室温高30℃的环境中。乙出现白烟现象比甲快,原因是___________
【拓展实验】
(5)再取一根V型玻璃管,开口向上竖直放置,在左右两端同时塞入分别滴有浓盐酸、浓氨水的脱脂棉,再塞紧橡皮塞。稍后,在靠近浓氨水的一端最先出现白烟,见图4。
   
①图4实验中,最先出现白烟的位置与图3实验相反,说明相同条件下___________
②实验中发现V型玻璃管发热,其原因是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适中 (0.65)
解题方法
【推荐1】某兴趣小组做实验,以探究分子的运动(如下图所示)。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实验1: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溶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由实验1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________

(2)实验2(如图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_;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实验3(如图乙所示)作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理由是:_____
2020-08-24更新 | 157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根据下列实验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A 证明分于是不断运动的
B 探究工业炼铁的反应原理
C 粗盐的提纯
(1)A 实验中观察到 _____ (填序号)烧杯中的溶液变红。
(2)B 实验中,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
(3)C 实验中,每步均使用到的仪器名称为 ______ ,该仪器在步骤③中的作用是 __________ ,为达到实验目的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______ (填序号)。
2020-06-06更新 | 107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真题
解题方法
【推荐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借助科学的实验方法,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正确地认识物质.

实验一:探究物质的组成
(1)图A所示实验可用于测定空气的组成.
①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
②能说明空气是混合物的现象为:红磷燃烧结束后,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___
(2)图B所示实验可用于测定水的组成.
①电解水反应中生成的两种物质是______
②还能说明组成水的元素种类的实验是_____
实验二:探究微粒的性质
如图C和图D所示,用甲乙两支大小相同的注射器,分别吸取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注射器末端的小孔,用相同大小的力,将栓塞慢慢推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容易被压缩的注射器是_____(填“甲”或“乙”)
(2)通过对比上述两个实验,可以得出:在相同条件下,空气的微粒间的空隙比水的___(填“大”或“小”).
2016-11-28更新 | 77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