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物质的化学变化 > 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 化学方程式 >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题型:实验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959 题号:1805778
一次趣味化学活动中,王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一瓶标签受损的无色溶液,如图所示。要求同学们进行探究:确认这瓶溶液究竟是什么溶液?
   
【提出猜想】 王老师提示:这瓶无色溶液只能是下列四种溶液中的一种:①硫酸镁溶液 ②硫酸钠溶液 ③硫酸溶液
④硫酸铵溶液
【查阅资料】
①常温下,相关物质的溶解度如下:
物质MgSO4Na2SO4(NH4)2SO4H2SO4
溶解度35.1g19.5g75.4g与水任意比互溶
②(NH4)2SO4的水溶液显酸性
(1)【实验探究】小明对王老师的提示进行了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确定其它几种猜想是否正确,小明同学继续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取该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_____溶液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猜想①成立
②用玻璃棒蘸取少许原溶液滴在pH试纸上,并跟标准比色卡对照溶液pH小于7猜想③成立

小雅对小明实验操作②的结论评价是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设计实验方案,确认该溶液是硫酸铵溶液并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该溶液少许于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猜想④成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3·山东潍坊·一模 查看更多[4]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较难 (0.4)
真题
【推荐1】碳酸氢钠是一种重要的盐类物质,在生活中用途广泛。小红同学设计实验对碳酸氢钠的性质进行了探究。请你参与她的探究活动。
【探究实验1】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方案】取少量该固体加入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再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振荡。现象:溶液变成浅红色。 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
【探究实验2】能与酸反应。
【实验方案】取少量该固体加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现象: ②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______________
【探究实验3】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实验方案】设计实验装置如图,并进行实验。

现象: 试管口有水珠出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充分加热后,试管中留下白色固体。
结论:碳酸氢钠受热有二氧化碳.水和白色固体生成。
请你帮小红设计实验,证明试管中留下的白色固体是Na2CO3,而不是NaOH。(所选试剂不能用酸)
步骤: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⑥____________
【拓展应用】根据以上探究,请说出碳酸氢钠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用途: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1-30更新 | 458次组卷
实验题 | 较难 (0.4)
【推荐2】研究盐类物质的性质时,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向NaHCO3溶液中滴加石灰水,均产生白色沉淀.他们分别设计实验方案,对自己过滤后的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一、定性研究
【实验准备】用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NaHCO3溶液、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进行如下实验,为设计实验方案提供参考.

NaHCO3溶液

NaOH溶液

Na2CO3溶液

加入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

现象Ⅰ

溶液变红

加入CuSO4溶液

产生气泡和蓝色沉淀

现象Ⅱ

产生气泡和蓝色沉淀

加入CaCl2溶液

无明显变化

无明显变化

产生白色沉淀

加热溶液至沸腾,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

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


表中的现象Ⅰ为__________;现象Ⅱ为产生蓝色沉淀,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
(1)氯化钙溶液显中性.
(2)滤液中所含的溶质有以下几种可能:①NaOH;②Na2CO3;③NaOH和Ca(OH)2;④Na2CO3和NaHCO3;⑤Na2CO3和NaOH
【实验及分析】甲同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产生大量无色气泡,则滤液中的溶质是Na2CO3.乙同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通入少量CO2,产生白色沉淀,则滤液中的溶质是NaOH和Ca(OH)2.丙同学:分别取少量滤液于两支试管中,向一支试管中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将另一支试管中的滤液加热至沸腾,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滤液中的溶质是Na2CO3和NaHCO3
【反思与评价】
(1)老师认为乙、丙同学的实验方案和结论合理.
①丙同学的实验中,加入CaCl2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乙同学的结论,NaHCO3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2)老师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和结论存在不足.丁同学通过以下实验帮助甲同学确认了滤液中溶质的成分.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__的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滤液中的溶质是Na2CO3和NaOH

过滤,向滤液中滴加______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此次探究活动,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盐溶液可能显碱性
b.化学反应的产物与反应物的量有关
c.碱和盐反应一定生成另外一种碱和另外一种盐
d.判断溶液混合后的成分不仅要考虑产物,还要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
二、定量分析
已知碳酸钠稳定而碳酸氢钠(NaHCO3)不稳定,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 Na2CO3+CO2↑+H2O有NaHCO3和Na2CO3混合物13.7g,将其充分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少,得剩余固体.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的Ca(OH)2溶液中,产生5.0g沉淀.如果将剩余固体溶于足量的稀盐酸,会产生多少克CO2 ____________
2017-04-23更新 | 224次组卷
实验题 | 较难 (0.4)
【推荐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进行“利用燃碳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时(装置如图甲所示),发现一个现象:氢氧化钠溶液(易吸收二氧化碳而不吸收一 氧化碳) 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后,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分数仍然小于1/5。

(1)教材中利用燃烧红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提出问题]测量不准确的原因是什么呢?
[猜想与假设]他们分别作出如下猜想:
甲同学:可能是木炭的量过少;
乙同学:可能是木炭足量,但其燃烧没有消耗完集气瓶中的氧气;
丙同学:可能是木炭燃烧生成了一氧化碳。
小组同学发现实验结束后,燃烧匙中还残留有黑色固体,因此他们都认为甲同学的猜想不合理。
[查阅资料]木炭、棉花和蜡烛在密闭容器内燃烧停止后,残留氧气的体积分数分别高达14. 0%、8. 0%和16. 0%。
乙同学根据如图所示装置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将足量木炭点燃,迅速插入集气瓶中木炭先继续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木炭燃烧没有消耗完集气瓶中的氧气
待集气瓶冷却后,将燃着的_______,(填“棉花”或“蜡烛”)再伸入该集气瓶中_________
[交流与反思]请写出木炭不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3)木炭熄灭后,乙同学选择可燃物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
(4)丙同学使用一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测得木炭、蜡烛分别在密闭集气瓶里燃烧停止后瓶内一氧化碳的浓度变化曲线如乙图。根据此曲线图分析用上述装置不能准确测出氧气体积分数的原因__________
(5)在实际实验过程中,有部分燃碳法实验测定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可以达到20%,推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
2021-12-08更新 | 9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