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碳和碳的氧化物 >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 二氧化碳的制取 > 二氧化碳的检验、验满及净化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44 题号:18946979
乙醇俗称酒精,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因而被用作酒精灯、火锅和内燃机等的燃料,工业上常用高粱、玉米等淀粉含量较高的物质发酵生产,属于可再生资源,为解决能源危机开辟了新的道路。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对乙醇燃烧的产物产生兴趣,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乙醇燃烧生成哪些物质?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CO、H2O;猜想二:CO2、H2O;猜想三:_______
【设计与实验】小组同学讨论后,决定选用下图所示装置和药品来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

(1)将乙醇和一定量氧气在密闭容器中点燃,充分反应后将燃烧产物通入上述装置。上述实验中A、B装置顺序能否颠倒?请说明理由_______。C装置中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的是_______
(2)待燃烧产物将装置内空气排尽后,再点燃D装置中的酒精灯对固体进行加热,目的是_______
【现象与结论】实验中观察到A中固体变蓝,且_______(填实验现象),由此推断猜想三成立。其中D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反思与交流】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对实验结论进行了反思:
甲同学认为提高容器中氧气的量可以减少酒精燃烧时产生一氧化碳;乙同学发现该实验的设计中有一处明显不足,该不足是_______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较易 (0.85)
【推荐1】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里验证二氧化碳的某些性质。
【实验设计】甲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装置。

【讨论交流】该小组同学对此装置进行了讨论,提出意见如下:
Ⅰ.乙同学认为B中纸花是干燥的,二氧化碳不能使其变红。
Ⅱ.丙同学认为二氧化碳会被澄清石灰水吸收,D中蜡烛不会熄灭。
【现象分析】当打开弹簧夹,反应一段时间后:
(1)与乙同学的预测不一致,B中干燥纸花变红,原因是______
(2)与丙同学的预测不一致,D中蜡烛熄灭,说明澄清石灰水一般______(填“能”或“不能”)完全吸收二氧化碳。请写出澄清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D中______(填“上层”或“下层”)的蜡烛先熄灭。
【查阅资料】“温室气体”包括水蒸气,水蒸气所产生的温室效应大约占整体温室效应的60~70%,其次是二氧化碳,大约占26%,其他还有臭氧、甲烷、氟氯代烷等。
【拓展探究】该小组同学利用温度传感器验证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是温室气体。用集气瓶收集相同体积的三种气体样本,经太阳灯光源等距离照射,得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已知曲线a对应的气体样本是干燥的已除去二氧化碳的空气,曲线b是干燥的二氧化碳,曲线c是湿润的二氧化碳。

【得出结论】
(4)通过曲线a和曲线b的对比,可以得出______是温室气体的结论。
2024-02-11更新 | 27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根据如下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和收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仪器名称:a._________
(2)实验室里不使用催化剂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实验室制取CO2气体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收集CO2一般不选用装置D的原因是__________。同学用图中装置A、E、F组合制备CO2气体并验证相关性质,则装置A应该先连接装置______(选填“E”或“F ”);E装置中的现象是_________;装置E和F中分别发生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装置A中反应过于剧烈,从安全角度考虑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填序号)。
a.用容积较小的锥形瓶
b.将长颈漏斗换成针筒减慢液体的滴加速度
c.加热反应物
d.降低液体反应物的浓度
(4)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制取、干燥、收集氨气,并探究氨气的一些性质。
【查阅资料】
a.氨气通常情况下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
b.氨水是氨气(NH3)的水溶液,具有碱的性质。
c.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下图为合成氨的模拟实验装置图(玻璃管中是铁粉和石棉绒组成的混合物)。
步骤:①检查气密性;②使锌粒和稀硫酸反应一段时间;③在Y型管盛有亚硝酸钠和氯化铵饱和溶液的一边加热(NH4Cl + NaNO2 NaCl + 2H2O + N2↑ );④到产生氮气较快时,再点燃玻璃管下方的酒精灯进行加热。
①反应开始前使锌粒和稀硫酸反应一段时间的目的是:__________
②当锥形瓶中出现__________ 现象,表示有氨气生成。
③写出玻璃管中生成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019-01-01更新 | 69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化学小组同学在加热二氧化锰样品时,发现有气泡产生(如图一所示),于是他们对这个异常现象进行了探究。

(1)对气体成分的探究:加热二氧化锰样品,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试管口,木条熄灭。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发现石灰水变浑浊,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
(2)对气体来源的探究:
甲同学认为:该气体来自于试管中的空气,请你设计实验证明该假设不成立。
实验步骤及现象结论
加热空的试管,另一端的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假设________(填“不成立”或“成立”)
乙同学认为:二氧化锰样品中可能混有炭粉,炭粉发生反应生成了该气体。他设计了如图二所示的实验进行研究,其中B装置的作用是检验A中反应是否完全,B中的试剂是________
实验中观察到D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他又用氮气代替空气(氮气不参与该实验中的任何反应),重复上述实验,发现D处澄清的石灰水也变浑浊。通过乙同学的实验证明,二氧化锰中混有炭粉,炭粉与二氧化锰受热反应产生了这种气体和一种金属,金属是________
2021-04-04更新 | 5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