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物质的化学变化 > 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 化学方程式 > 化学方程式有关计算 > 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12 题号:18946980
石灰石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研究小组围绕石灰石进行了以下探究。
I.石灰石分解的探究
【实验1】如图所示,取一小块石灰石用酒精喷灯充分煅烧(杂质不参加反应且不溶于水)。
(1)将煅烧后的固体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滴加酚酞,观察到酚酞变红,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该反应_______(填“吸收”或“释放”)热量。

小组同学对酚酞试液变红是否存在其他原因产生了疑问,进行了下列实验。
【实验2】取少量碳酸钙粉末加入2mL水,振荡,制成碳酸钙悬浊液,滴加2滴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红。加热后,溶液红色变浅,经测定pH减小。另一组同学测得在常温下几种混合体系的pH,如下表所示。
混合体系①Na2CO3溶液②NaCl溶液③CaCl2溶液④CaCO3悬浊液
pH11.67.07.010.1
(2)根据实验2,你认为下列说法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A.CaCO3悬浊液中有少量碳酸钙溶于水,形成碳酸钙的不饱和溶液
B.CaCO3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C.分析上表各混合体系的pH可知,CaCO3悬浊液使酚酞变红与其结构中的CO32-有关
D.加热时部分碳酸钙发生了分解反应

II.石灰石煅烧温度的探究
小组同学测定石灰石煅烧产物(CaO)的活性度(数据见下表):取一定质量的生石灰,加入一定量的水,用指定浓度的盐酸中和,记录所消耗盐酸的体积(单位为mL)。消耗盐酸的体积越大,“活性度”越高。

                       

1050℃1100℃1150℃1200℃1250℃1300℃
12min790836868808454412
16min793856871845556530
20min795863873864617623
(3)石灰石煅烧的最佳温度范围为1100℃~1200℃的证据是_______
III.石灰石中碳酸钙质量分数的测定
(4)将12g石灰石在高温下充分煅烧,剩余固体质量为7.6g,求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1】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净化、干燥、收集和进行实验探究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欲利用其进行下列化学实验。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佳宁同学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按照要求设计实验装置,连接仪器。(提示:盐酸中挥发出的少量 HCl 气体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吸收)
① 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_(从左到右填写装置序号字母)。
② 上述装置 A 中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③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中,不合理的是______(填选项序号之一)。
A.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应先加入药品,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向一定量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适量二氧化碳,溶液变红色
C.向一定量澄清石灰水中通入适量二氧化碳后,溶液 pH 减小
D.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易升华,可用于人工降雨
(2)佳琪同学用 CO 气体(含少量H2O、CO2),测定一定质量的氧化铁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所选仪器按“CO(含少量 H2O、CO2)→B→E→C→尾气处理装置”的顺序连接。(假设该氧化铁样品中固体杂质不挥发、不发生化学反应;其他化学反应都充分反应)
① 装置 B 的作用是______
② 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看,若没有“尾气处理装置”,造成的后果是______
③ 实验结束后,收集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装置编号

E 中固体

C 中溶液

反应前质量

13.6g

200g

反应后质量

10.0g

213.2g

请选择合适的数据计算,该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结果精确至 0.1%)。
若选择另一组数据计算,则计算出的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比实际值______(选填“偏大”“偏小”“基本一致”之一)。
2023-01-20更新 | 99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2】某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探究实验。
   
(1)在点燃酒精灯前先通CO的原因是________
(2)充分反应后,装置A中粉末全部变为红色固体,装置B的现象为_______,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从安全环保的角度考虑,上述实验需要改进的是_______
【提出问题】反应后生成的红色固体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铜和氧化亚铜(Cu2O)都是红色固体,Cu2O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一种蓝色溶液和铜单质,请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
【作出猜想】猜想一:红色固体只有Cu;
猜想二:红色固体只有Cu2O;
猜想三:红色固体可能含有_______
【实验探究】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取少量红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固体部分溶解溶液______猜想_____一定不成立红色固体含有Cu2O
【思考与分析】小明认为猜想二正确,同学们分析后认为他的结论不准确,理由是________
为此,同学们补充进行了以下实验:称取mg红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然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ng固体。当n>_____(含m的代数式)时,可以得出猜想三的结论正确。
2023-06-08更新 | 116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3】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一系列有趣的实验探究:测定鸡蛋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假设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和盐酸反应)。实验方案如下:
【方案一】
将鸡蛋壳洗净、干燥并捣碎后,称取10.00g放在烧杯里,然后往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取反应剩余固体洗净干燥后称量为0.50g。
(1)将鸡蛋壳捣碎的目的是_______
(2)稀盐酸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_______
【方案二】
将鸡蛋壳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测定反应后生成CO2的体积,再将体积换算为质量,最后根据CO2的质量求出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图Ⅰ为鸡蛋壳样品与稀盐酸反应的装置,图Ⅱ为测量CO2体积的装置(省略相应固定装置)。
      
(4)图Ⅰ中连通管的作用_______
(5)图Ⅱ中用油层的作用是_______
(6)反应停止后,将水准管慢慢向下,可使反应前后油层上方气体压强和外界大气压相同,此时排出水的体积即为_______的体积。
【方案三】装置如图Ⅲ所示。
【查阅资料】1.浓硫酸可以吸收水蒸气;2.碱石灰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和水分。
【实验步骤】
①连接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称量ag鸡蛋壳样品装入A中;
③打开弹簧夹K,通入一段时间氮气;
④称量装置C的质量为bg;
⑤关闭弹簧夹K,滴加稀盐酸使其发生反应;
⑥打开弹簧夹K,通入一段时间氮气;
⑦再次称量C的质量为cg。
(7)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
(8)B装置的作用_______,若没有B装置,则测定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会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9)下列措施可以提高实验结果准确性的是______
a.③⑥步骤中通入氮气时都要缓缓通入                    
b.⑤步骤中滴加稀盐酸时要快速滴入
c.⑤步骤中滴加稀盐酸时要至不产生气泡为止          
d.通入的氮气换为空气成本更低效果更好
【数据处理】
(10)根据相关数据,列出该样品中碳酸钙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
2023-08-01更新 | 15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