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物质的化学变化 > 化学变化基本特征 >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判断
题型:综合应用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39 题号:19484100
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体现了我国主动承担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责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请回答:
(1)“碳达峰”“碳中和”中的“碳”指的是_____(填化学式)。
(2)“碳”减排:使用氢能源汽车可以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单质硼(B)可与物质X反应制取氢气,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_____
(3)“碳捕捉和封存”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重庆合川实验基地通过如图技术将压入地下实现的封存。这里的捕集是一个_____(填“物理”或“化学”)过程。此过程中分子间隔_____
   
(4)转化法是实现“碳中和”的措施之一,下图为根据初中化学有关知识、结合有关资料,得到的碳的转化关系。
   
①若甲为单质,自然界通过光合作用完成转化I,则甲为_____
②转化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③二氧化碳与碳反应,完成转化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④转化Ⅳ是将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成甲醇和水,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在日常生活中,你如何践行“低碳生活”理念_____(写一条即可)。

相似题推荐

综合应用题 | 较难 (0.4)
【推荐1】分类研究是化学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总结了酸的“通性”,又分析了酸的“个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稀盐酸、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______
(2)氧化铜的物质类别______
(3)反应4中的盐既能与稀盐酸反应,又能与稀硫酸反应,写出这种盐与某种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同学们发现实验室中还有硝酸,为了进一步了解硝酸的“个性”,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以下探究:
Ⅰ、硝酸能与金属反生成水:。则R的化学式为______
Ⅱ、浓硝酸能与蛋白质作用:向盛有蛋清溶液的试管中加几滴浓硝酸,微热,观察到出现黄色固体,该变化属于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Ⅲ、硝酸能与某些非金属反应。同学们进行如下实验,发现均有红棕色NO2气体产生。

查阅资料:
a.
b.
c.浓硝酸具有挥发性。
①实验1中所用碎玻璃与浓硝酸不发生化学反应,灼热的碎玻璃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______
②实验2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但并不能证明实验2中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理由是______
③实验3在生成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二氧化碳,且体积分数大于0.03%,但也不能证明实验3中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理由是______
2022-04-16更新 | 95次组卷
综合应用题 | 较难 (0.4)
【推荐2】北京2022冬奥会秉持着“绿色冬奥”的理念,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布局,采取了低碳场馆、低碳能源、低碳交通等多项科技助推的措施,真正让“绿色”成为这场冬奥会的鲜明底色。
(1)为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我们应采取有效措施以防止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大量增加,以下建议中行之有效的措施是 (填序号)。
A.开发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新能源
B.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
C.大量植树造林绿化环境,禁止乱砍滥伐

(2)为减缓温室效应,有科学家猜想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输送到冰冷的深海中贮藏,但也有科学家担心这样做会增加海水的酸度,导致海洋生物死亡,二氧化碳使海水酸度增加的原因是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使用膜分离法可以从空气中分离出二氧化碳气体,该过程发生的是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4)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某化学兴趣小组现取25g含碳酸钙的大理石于烧杯中,缓慢加入稀盐酸(大理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①参加反应的碳酸钙质量是____g。
②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g)。
2022-07-04更新 | 86次组卷
【推荐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上制取氧气常见的有“深冷法”(如图1)和“变压吸附法”(如图2)。同时得到的副产品氮气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可用于制造氨气、硝酸和氮肥。
   
(1)“深冷法”(如图1)是先将空气在一定条件下液化,再利用氮气和氧气的____不同将其汽化分离。
(2)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的集气瓶口,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
(3)“变压吸附法”(如图2)是利用分子筛吸附氮气和氧气能力的差异,通过增压与减压的交替循环,实现氮气和氧气的分离。
①用分子筛吸附氮气发生的是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②分子筛对氮气的吸附能力与吸附塔内气体的____有关。
③分子筛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重复使用。
(4)工业上不用过氧化氢或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
材料二:工业用氮气合成氨的流程如图3所示。在铁触媒作用下,用体积比为1:3的氮气和氢气合成氨,当容器中氨的含量不再发生变化时(平衡时),测得氨的含量分别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题图4所示。
   
(5)①由图3可知合成塔中物质属于______(填“混合物”、“纯净物”)。
②甲烷和水高温下反应得到一氧化碳和氢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
③按下列条件进行合成氨反应,平衡时氨的含量最高的是______(填字母)。
A.200大气压、300℃        
B.200大气压、500℃
C.400大气压、300℃       
D.400大气压、500℃
2023-10-15更新 | 11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