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碳和碳的氧化物 > 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 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596 题号:20396604
某同学在学习木炭和氧化铜反应的知识后,产生了疑问: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有哪些?同学们带着疑问进行了下列探究:
【提出猜想】
(1)猜想一:只有______       猜想二:只有CO;       猜想三:既有CO2又有CO。
【查阅资料】
a.浸有磷钼酸溶液的氯化钯试纸遇二氧化碳无变化,但遇到微量一氧化碳会立即变成蓝色。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步骤】
连接好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仪器已省):
   
步骤一:打开弹簧夹,先通一会儿纯净干燥的氮气;
步骤二: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喷灯对硬质玻璃管加热。
步骤三:实验结束后,拆洗装置和仪器。
【实验分析】
(2)若观察到氯化钯试纸______,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猜想一成立。
(3)若观察到______,则猜想三成立。
(4)若猜想一成立则B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______
【实验反思】
(5)该实验开始前通一会儿N2的目的是______。实验过程中硬质玻璃管中的现象是______
(6)实验结束时,熄灭酒精喷灯的同时停止通入N2,有同学认为在实验过程中装置D没有作用,可以去除,你认为是否可行?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请说明理由______
23-24九年级上·吉林长春·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6]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1】某实验小组围绕“木炭还原氧化铜”反应的气体产物成分开展实验。
【提出问题】碳还原氧化铜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作出猜想】
猜想①:只有CO;
猜想②:只有
(1)猜想③:________
【实验1】装置如图

(2)连接装置时,需根据导管的高度调节________(填“甲”或“乙”,下同)处的高度,再确定________处的高度。
(3)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4)实验结束时,应该先撤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要等盛装固体的试管冷却后才能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出来,其原因是________
实验结论1:猜想①不成立。
【实验2】为进一步确定碳还原氧化铜生成的气体,实验小组设计实验如图。

(5)实验前,需要通入一段时间的氦气(He),其实验目的是________
将氧化铜、碳粉按一定比例加入试管中进行实验2,测得数据如图。

实验结论2:猜想③成立。
(6)结合图像分析,碳还原氧化铜反应生成最多的气体是________
(7)请结合图像分析图中a→b段的变化原因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8)科学家制造出一种超轻材料——“碳海绵”,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均属于碳的单质),请思考能否用“碳海绵”还原氧化铜,请分析原因:________
2024-04-17更新 | 169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2】铜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

(1)甲图中酒精灯上网罩的作用是___________
[提出问题]碳燃烧时可能生成CO2也可能生成CO,那么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是否也有多种可能?
[作出猜想]猜想①:CO;猜想②:CO2;猜想③:CO和CO2
[设计方案]实验装置如图乙。打开K,缓缓通入干燥的氮气一段时间,关闭K,点燃酒精喷灯和酒精灯,充分反应后,熄灭酒精喷灯和酒精灯,打开K,再通一段时间氮气。
方案一:从定性观察角度判断
若B中无明显实验现象,D处气体能被点燃,则猜想①成立。
方案二:从定量计算角度判断
取一定量炭粉和4g氧化铜的混合物进行实验,并测定表格中的四个数据:
反应前的质量反应后的质量
A(玻璃管+固体)m1m2
B+C(广口瓶+混合液)m3m4
(2)若猜想②成立,则理论上(m4﹣m3___________(填“<”“=”或“>”)(m1﹣m2)。
(3)若猜想③成立且CuO全部转化成Cu,则参加反应的碳的质量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
2023-02-09更新 | 166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3】孔雀石是一种古老的玉料,由于颜色酷似孔雀羽毛上的绿色而获得如此名字。呈现浓绿、翠绿的光泽,虽不具备珠宝的璀璨,是却是一种高贵之石代表着富贵吉祥,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俗称铜绿或者铜锈,化学式为。科学探究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化学兴趣小组对碱式碳酸铜及相关物质进行了研究。
Ⅰ.碱式碳酸铜的分解
【提出问题】碱式碳酸铜受热是否分解?
【查阅资料】
①碱式碳酸铜分解的产物为三种常见的氧化物。
②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固体,遇水变为蓝色。
【做出猜想】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对分解产物进行研究。
猜想①:氧化铜、一氧化碳、过氧化氢;猜想②:氧化铜、一氧化碳、水;
猜想③:氧化铜、二氧化碳、过氧化氢;猜想④:氧化铜、二氧化碳、水。
【实验与结论】
(1)取适量碱式碳酸铜于试管中按照下图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发现甲中绿色固体变为黑色,乙中白色固体变为蓝色,丙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猜想______正确。
   
(2)上图甲中涉及碱式碳酸铜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Ⅱ.取实验Ⅰ中产生的氧化铜分别进行实验:
木炭还原氧化铜:
另取少量氧化铜和木炭粉末于试管中,按图进行实验:
   
(3)A试管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酒精灯上方网罩的作用为____________
(4)氧化铜与硫酸的反应:
取少量的氧化铜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一段时间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Ⅲ.湿法冶铜
(5)取Ⅱ(4)中反应后的少量蓝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一根光亮的铁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的______。说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铁______,这也是我国最早掌握的“湿法冶铜”的基本原理。
Ⅳ.铜的锈蚀与保护
   
(6)在“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基础上,兴趣小组设计了“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发现______试管中的铜片生锈,结合铜锈化学式猜想铜生锈可能是与空气中的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填化学式)。
【反思交流】
(7)日常生活中铜通常被作为导线,这是因为它具有优良的______,防止金属制品如铁、铜锈蚀的方法有______(填1种即可)。
2023-07-19更新 | 13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