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物质构成的奥秘 > 构成物质的微粒 > 分子 > 物质的微粒性 > 微粒的共性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 题号:20540074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学完第三单元后,做了如下实验,请你一起参与实验探究。

【实验一】
(1)①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烧杯中滴加1~2滴无色酚酞试液,再向烧杯中滴加浓氨水,搅拌观察溶液颜色
______
______
②另取甲、乙烧杯,分别装20mL蒸馏水,然后分别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按图Ⅰ实验,观察到甲烧杯现象是______,由该实验得出结论:______
【实验二】
在进行实验一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并将一支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2)①通过实验二可以得出结论:
______
②改进后实验二的优点是______(任写一点)。

相似题推荐

【推荐1】某兴趣小组对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进行探究。
(1)现有如下装置:

①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
②用收集到的氧气进行“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
(2)氯化氢和氨气发生了化学反应,可生成氯化铵白色固体。 某兴趣小组利用浓氨水和浓盐酸探究分子运动速度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

【实验方案】将一支约 40 cm 长的玻璃管水平放置,向左、右两端的玻璃管口分别同时滴入等量的浓氨水和浓盐酸,塞紧橡皮塞。 过一会儿后,观察到有白烟产生且位置偏右。
【实验结论】上述实验说明:① ________________
②分子的运动速率与相对分子质量有关,其关系是____________
2020-04-20更新 | 63次组卷
【推荐2】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I是课本中的某个探究实验,几分钟后烧杯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此实验说明了分子___________
(2)老师对图I所示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II所示),并进行了下列操作:
①取一长条形滤纸,等距离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②将滴加了无色酚酞的长条形滤纸放入洁净的试管中,试管口塞一团滴有几滴浓氨水的脱脂棉;
③再在试管口塞一个橡皮塞,几分钟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3)改进后图II所示装置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若发现滤纸条没有变色,而试管中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5)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图I和图II所示装置虽能够证明分子的性质,但无法证明影响分子性质的因素,于是又设计了图Ⅲ和图Ⅳ所示装置。按图Ⅲ和图Ⅳ所示装置操作,几分钟后烧杯B中溶液现象有何不同___________。对比图Ⅲ和图Ⅳ的实验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
2022-11-11更新 | 63次组卷
【推荐3】创新实验可以使现象更明显,操作更简单,减少环境污染等。下面是某课外小组对教材实验进行的创新设计。请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A:从胶头滴管中挤入少量浓氨水,一会儿后观察到酚酞、石蕊都变色了,说明分子______,生石灰的作用是______
(2)实验B:向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后,观察到U型管中的液面a_____b(填“高于”或“低于”)。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饱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______
(3)实验C:氢气性质实验
从安全角度分析,待镁条反应一段时间后,方可在玻璃管末端点燃氢气的原因是______;熄灭氢焰后,对准玻璃管中固体加热,此处可观察的现象是______
2024-05-07更新 | 3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