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物质的化学变化 > 化学变化基本特征 > 催化剂 > 催化剂的概念、性质与用途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8 题号:20543260
小明同学在做家庭实验时,不小心将过氧化氢溶液溅到妈妈刚刚切好的土豆丝上,发现土豆丝上立即冒气泡,激发了小明的探究欲望,请你参与小明的探究。
【猜想】土豆丝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设计并完成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1)请你初小明同学填写如衣中未填完的空格。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总结
实验一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有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但是______土豆丝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二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土豆丝,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没有明显现象水和土豆丝不能放出氧气
实验三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土豆丝,伸入带火星的木条______土豆丝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2)在小明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二”起的作用是_______
【反思】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全证明猜想是正确的。
第一补充实验:在实验三前后,各对土豆丝进行一次称量,其目的是________
第二补充实验:待实验三无气泡产生,________(填操作)。说明土豆丝的化学性质没变。
【结论】
(4)通过上述同学所做的实验,我们知道了土豆丝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催化剂。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文字表达式________
【拓展】
(5)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二氧化锰可以做所有反应的催化剂
B.对很多工业反应,加入催化剂能起到增加生成物的质量的效果
C.有的反应如果没有催化剂就不能进行
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
E.同一个反应可能有多种催化剂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是实验的灵魂”.某探究小组发现若反应过快,产生的气体不易及时收集,为探究影响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快慢的因素,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可能与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有关;
猜想二:可能与____有关;
猜想三:可能与是否用催化剂有关.
【设计并实验】该探究小组用不同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在不同温度时进行四次实验.记录所生成的氧气体积和反应所需时间,记录数据如表.
实验
序号
过氧化氢的
质量分数
过氧化氢溶液
体积(mL)
温度二氧化锰
的用量/g
收集氧气
的体积/ml
反应所需
的时间/s
5%1200.1416.75
15%1200.146.04
30%535249.21
30%555210.76

【收集证据】要比较不同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对反应快慢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编号组合是_____(选填“实验序号”).由实验③和④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________
【解释与结论】
(1)通过探究,了解控制过氧化氢分解快慢的方法.请写出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
(2)用一定量1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为了减缓反应速率,可加适量的水稀释,所产生氧气的总质量_________.(填“减小”、“增大”或“不变”)
2019-10-05更新 | 61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解题方法
【推荐2】某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实验以探究红砖粉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能否起催化作用。
①A、B试管中均盛有等体积、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
②向A中加入1g红砖粉,分别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A、B试管口,A管口木条复燃、B管口木条不复燃。
③反应结束后,将A中混合物过滤、洗涤、烘干得到滤渣。
④观察滤渣的状态和颜色。⑤称量滤渣为1g。请回答:
(1)分析实验②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2)若省略步骤④,能否达到实验目的?___________
若省略步骤⑤,能否达到实验目的?___________,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
(3)某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得出红砖粉为催化剂的结论,她设计补充了一个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则她设计的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是___________
2022-12-09更新 | 60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分别在试管A、B中加入 5 mL 5%(溶液浓度) H2O2溶液,各滴入2 滴相同浓度的CuSO4溶液。待试管中均有适量气泡出现时,将试管A放入盛有5℃左右冷水的烧杯中浸泡;将试管B放入盛有40℃左右热水的烧杯中浸泡。

试管A中不再产生气泡;
试管B中产生的气泡量增大。
另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5mL 5%H2O2溶液和5 mL 10%H2O2溶液试管A、B中均未明显见到有气泡产生。
(1)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①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滴加CuSO4溶液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②未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为了帮助该同学达到实验目的,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实验中所提供的几种试剂)。
(4)对于H2O2分解反应,Fe2(SO4)3溶液也有一定的催化作用。为比较Fe2(SO4)3和CuSO4溶液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如图所示,同学们分别从定性和定量角度进行了比较。
①定性分析:如图甲可通过观察 ____________________ ,定性比较得出结论。
②定量分析:用图乙所示装置做对照试验,实验时均以生成40mL气体为准,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 _______________
(5)通过对上述实验过程的分析,在实验设计时,要考虑 ________ 方法的应用。
2016-11-28更新 | 48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