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碳和碳的氧化物 >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 二氧化碳的制取 > 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6 题号:21562399
兴趣小组对二氧化碳的制取和相关性质进行探究。
【气体制取】
(1)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实验探究】用实验证明饮料中含有二氧化碳。兴趣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打开饮料瓶盖,立即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将导管另一端伸入装有试剂的试管中,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不同的试剂进行实验。

(2)甲同学试管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观察到试管内______,由此得到结论:该饮料中含有二氧化碳。
乙同学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试管内______,乙同学认为也能得到甲同学的结论。
【评价反思】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方案进行评价。
(3)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方案比较合理,其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丁同学质疑乙同学的方案不够严密,认为也可能是该汽水中的柠檬酸随气体进入试管,而引起紫色石蕊溶液的变色。兴趣小组的同学针对丁同学提出的质疑进行了如下探究:
①查阅资料:柠檬酸为无色晶体,易溶于水和酒精;常温稳定,熔点153℃,熔化后沸腾前分解,分解温度约为175℃;柠檬、柑橘等水果中含有柠檬酸。
②乙同学在自己实验的基础上,未增加任何试剂,接着进行了一步实验操作,该操作是______,可观察到______,可以确认不是因为柠檬酸而引起紫色石蕊溶液的变色。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小明同学从资料中得知:质量守恒定律前发现经历了漫长、曲折的过程。
【实验回顾】
(1)1756年,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素夫将金属锡放在密闭容器里煅烧,冷却后在密闭容器里称量。发现总质量和煅烧前没有变化,1774年,拉瓦锡将一定质量的氧化汞加热分解,与得到的汞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相等,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拉瓦锡还通过这个实验研究了_____,成就了化学史上的另一经典实验。
【实验探究】某班同学设计下图所示的实验来探究碳酸钙与盐酸反应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甲同学按图a的方案实验,称量好后,先把烧杯倾斜后又将烧杯放回托盘,看到烧杯中产生大量气泡,实验结束时天平指针将_____(选填“偏左”“偏右”或“指向中间”),原因是_____
(3)乙同学认为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在密闭的体系中进行,按图b的方案实验,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调节天平平衡后。挤压胶头滴管逐滴滴入盐酸,发现天平始终保持平衡,老师认为用该方案来验证也不合适,你认为理由可能是_____
(4)丙同学听从老师意见按图c的方案实验,将注射器内吸满了盐酸,全部挤入锥形瓶中,一段时间后发现天平指针突然大幅向右偏转,你认为可能原因是_____
【总结与反思】
(5)1663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将金属汞放在密闭容器里煅烧,冷却后称量时打开了盖,得出的结论是物质的总质量增加了,与得出“质量守恒定律”失之交臂,你认为波义耳实验导致“质量增大”的原因是_____
2023-06-12更新 | 57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葡萄糖酸钙主要用作食品的钙强化剂。葡萄糖酸钙片灼烧后会变成蛇形,于是同学们对其灼烧后的产物进行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葡萄糖酸钙[化学式为Ca(C6H11O7)2],白色固体,熔点为195℃。温度达201℃时分解生成水、一种常见气态氧化物和一种白色固体。
【提出问题1】生成的气态氧化物是什么?
【作出猜想】
猜想一:CO
猜想二:CO2
提出猜想的依据是 ___________
【实验1】
(1)将葡萄糖酸钙加热至分解,应选择图中的装置 ___________(填序号)。
   
(2)将加热后的分解产物通过装置D,观察到 ___________,证明猜想二成立。
【提出问题】生成的白色固体是什么?
【作出猜想】
猜想一:CaO
猜想二:Ca(OH)2
猜想三:CaCO3
【分析讨论】同学经过讨论后一致认为猜想一一定不成立,理由是 ___________
【实验2】小军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观察到 ___________,说明猜想三成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
【反思交流】从上述实验可知,葡萄糖酸钙片灼烧后会变成蛇形,其原因是受热分解同时生成了气体和固体,而固体颗粒在气体的作用下发生膨胀现象。
2023-04-25更新 | 82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某化学实验小组对“影响石灰石与盐酸反应速率的因素——盐酸的浓度和石灰石的颗粒大小等”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进行实验]
室温下,选用20mL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4%和6%)分别与1g颗粒状和块状的石灰石进行实验(固定夹持仪器略去)。

(1)石灰石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处理数据]
(2)实验小组进行实验后,获得的相关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盐酸溶质质量分数(均取20mL)石灰石固体形状(均取1g)二氧化碳体积(mL)(均收集前30S的气体)
a4%颗粒64.0
b4%块状40.4
c6%颗粒98.2
d6%块状65.3
①比较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选择的实验编号是_____,由此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
②从上述实验中得出石灰石的颗粒大小对反应速率影响的结论是_____
[拓展延伸]
(3)下表是实验时记录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体积和对应的时间的一组实验数据(每间隔4S读数一次):
时间/S481216202428323640
气体体积/mL16.022.229.439.350.457.662.064.766.066.0
从上表数据可以分析得出,到20S后反应速率逐渐变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
(4)你认为影响石灰石与盐酸反应速率的因素还有_____,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你的猜想_____
2023-12-28更新 | 10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