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生活中常见化合物 > 酸和碱 > 酸的化学性质 > 酸的通性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8 题号:21587330
已知Mg能在CO2中燃烧,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Na的金属活动性比Mg强,说明Na也能在CO2中燃烧。为了验证,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
①金属钠性质活泼,常温下,金属钠极易与氧气反应,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钠,氧化钠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金属钠还可以与水剧烈反应,放出氢气。
②Na2CO3溶液显碱性;CaCl2溶液显中性。

【实验探究一】
步骤1:打开活塞,让A装置中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B、C,收集一瓶纯净的CO2气体。
步骤2: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集气瓶中,观察到钠在CO2中继续燃烧,发光放热,冷却后观察到瓶内附着黑色颗粒,并粘附着白色物质。
【问题讨论】
(1)为获得纯净的CO2,可利用装置B除去CO2中混有的_______;装置C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
(2)步骤2中生成的黑色固体成分是_______
【初步结论】Na能在CO2中燃烧。
【提出问题】白色物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3)猜想一:氧化钠;猜想二:碳酸钠;猜想三: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猜想四:氢氧化钠。大家讨论后一致认为猜想四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
【实验探究二】对白色物质是什么进行实验探究,方案设计如下:
方案1: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振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溶液变成红色。结论:白色物质中一定有氧化钠。
方案2: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盐酸,溶液中有气泡冒出。结论:白色物质中一定有______。
方案3: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振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过滤,再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
【反思与评价】
(4)甲同学思考后提出方案1得出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_______
(5)请将方案2结论补充完整:_______。(填化学式)
(6)方案3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
【实验结论】
(7)综上所述,你认为猜想_______成立。
(8)请写出Na在CO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1】小明、小芳二位同学为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做了如下实验:

(1)试管A中的现象是____,反应后试管B中一定有的阳离子是_____(填写离子符号)。
(2)试管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小芳同学把反应后D、E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
小芳同学欲探究无色滤液中的溶质成分:
小芳同学分析得出无色滤液中一定不含HCl,理由是_____
【提出问题】无色滤液的溶质是什么?
【作出猜想】①NaCl;②NaCl和CaCl2;③NaCl、CaCl2和Na2CO3;④NaCl和Na2CO3
小明认为猜想____一定不正确,原因是_____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猜想____(填序号)成立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_____有气泡产生
2020-12-26更新 | 109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2】实验室采用如下简易装置模拟工业炼铁,并探究 CO 还原 Fe2O3 的产物。
(1) 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分为 Fe2O3) 炼铁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实验室制取 CO

【查阅资料】
①甲酸(HCOOH)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 CO 和 H2O。
②甲酸具有挥发性。
【实验探究 1】探究甲酸的酸性
①向盛有甲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成 _____________ 色,说明甲酸溶液显酸性。
②将锌粒放入盛有甲酸溶液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该气体是 _____________
(3) CO 还原 Fe2O3
【查阅资料】
CO 还原 Fe2O3的产物与温度有关,温度高生成单质铁,随着反应温度降低则会有 FeO、 Fe3O4 生成。
【实验探究 2】实验操作
①如图组装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称取一定量 Fe2O3 于试管中,点燃Ⅰ处酒精灯,再缓慢滴入甲酸;
③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方可点燃Ⅱ、 Ⅲ两处酒精灯;
④加热一段时间后, 关闭 a、 b 两处弹簧夹, 再熄灭三处酒精灯;
⑤待产物冷却至室温后,收集试管中物质并分析其成分。
【交流反思】
①控制装置Ⅰ中产生 CO 速率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Ⅰ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Ⅰ中广口瓶中长颈漏斗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
实验结束后,通过仪器测定Ⅲ中固体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5∶2,据此推断其组成可能是 _____________
A. FeO B. Fe3O4、 Fe2O3
C. FeO、 Fe3O4 D. Fe、 FeO
2017-04-25更新 | 8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进行微专题复习时,围绕酸、碱中和反应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度学习。请你参与其中,按要求回答问题和开展探究。
(1)方列选项的应用与中和反应的原理无关的是______
A.使用浓硫酸干燥 CO2气体。
B.氢氧化钠固体易吸收水分而潮解。
C.服用含有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
D.利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2)做酸碱中和反应实验时,向烧杯内的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发现忘记了滴加酸碱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该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
猜想一:只含有CaCl2         
猜想二:含有CaCl2,HCl和Ca(OH)2
猜想三:含有______     
猜想四:含有 CaCl2和 HCl
同学们讨论后一致认为猜想二不合理,理由是______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不同的实验方案,证明猜想四是成立的。
请帮他们填写有关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_______
将一颗生锈铁钉放入另一支试管中,取一定量烧杯中的溶液加入其中。_______
另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第三支试管中,加入______产生气泡
【反思与拓展】
(一)要使烧杯内溶液的溶质只含有CaCl2,需要除去杂质,其中的一种方法是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某种物质,然后过滤,该除杂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
(二)结合如图,分析HCl和Ca(OH)2反应的实质:_______
2023-03-21更新 | 12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