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碳和碳的氧化物 >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 二氧化碳的制取 > 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 题号:21774921
某实验小组进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探究及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
I、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探究:每次都加入相同质量的大理石(足量)和25mL的稀盐酸,并记录收集到100mL二氧化碳气体所需要的时间。下表是实验的记录:
编号颗粒大小实验温度稀盐酸的质量
分数
加入稀盐酸
体积
时间
粗颗粒20℃7.3%25133
粗颗粒20℃W25126
粗颗粒35℃7.3%2561
细颗粒20℃14.6%2579
(1)实验②和④研究了某因素时实验速率的影响,则W=______,分析数据可知______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最大。
(2)从实验①②得出的探究结论是:______
(3)为完成上述探究实验,从下图A-D装置中选出最适宜的发生装置______(填字母),写出该反应方程式______

Ⅱ、CO2性质探究:

用如图1装置实验,测得三颈烧瓶内气压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
(4)首先注入瓶中的药品是______(填“水”或“氢氧化钠溶液”),“bc”变化的原因是______
(5)对比曲线中“bc”段和“de”段,可证明______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海洋封存是实现“碳中和”的途径之一,其原理是利用CO2在水等溶剂中的溶解性来吸收CO2,某小组开展如下探究。
【活动一】探究CO2在水和食盐水(模拟海水)中的溶解情况

相同条件下,该小组分别用排水法、排食盐水法收集CO2(如图),待收集100mLCO2后,移出导管,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并记录量筒内CO2体积。重复实验,所测数据平均值如下表:
时间/h00.56122448
排水法时CO2体积/mL10098.585.5776659
排食盐水法时CO2体积/mL100999390.58988

(1)上图发生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由上表数据分析:
①能用排水法收集CO2的理由是_______
②相同条件下,等体积水和食盐水吸收CO2更多的是_______(填“水”或“食盐水”)。
(3)海洋封存CO2可能带来的危害是_______(写出1点即可)。
【活动二】探究植物油隔离对CO2在水中溶解情况的影响

(4)小方设计并完成以下对照实验:用两个量筒分别收集100mLCO2倒置于水槽中,向其中一个量筒内注入少量植物油,使CO2与水被植物油隔开(CO2与植物油不反应),测得量筒内CO2体积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分析该图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活动三】实验废液处理
待发生装置中锥形瓶内无气泡产生时,静置,过滤除去底部多余的碳酸钙粉末,测得滤液pH约为3,废液处理时,需将pH调节至6~9。
(5)写出滤液所含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
(6)向上述滤液中缓慢加入     (填字母),搅拌,调节溶液pH至6~9,倒入指定容器。
A.碳酸钙粉末B.澄清石灰水C.氢氧化钠溶液

【活动四】探究足量二氧化碳和饱和澄清石灰水反应
取2mL饱和澄清石灰水于试管中,用4mL蒸馏水稀释,向其中缓慢通入足量CO2,测定反应体系的电导率变化如图所示。(忽略反应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

【查阅资料】
材料一:溶液的导电力越强,溶液的电导率越大。
材料二:单位体积溶液中某离子的个数越多,则该离子的浓度越大,溶液的导电能力越强。相同浓度的不同离子导电能力不同。
材料三:Ca(OH)2溶于水能完全解离出Ca2+和OH-
CaCO3遇到溶有CO2的水时,能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
Ca(HCO3)2,Ca(HCO3)2在水中能完全解离出Ca2+;。
(7)石灰水中通入CO2气体,溶液的电导率先逐渐降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8)反应最终电导率的稳定值低于初始值的可能原因是:①_______,②_______
2023-05-12更新 | 204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利用以下装置进行“白磷燃烧的条件”的探究(白磷的着火点为 40℃)。

①实验前,打开K1、关闭K2 或者打开 K2 、关闭 K1 ,分别向上拉动两支注射器的活塞,均能出现 _______ 现象,说明装置气密性好。
②将装有适量白磷的其支试管放入 20℃冷水中,打开 K1、关闭K2,往 A 中注入适量的双氧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 ;B 中现象是 _______ ,C 中的现象是 _______ ,解释 B 中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_
③关闭 K1、打开 K2,往 D 中注入适量的稀盐酸,当观察到 _______ ,说明二氧化碳与白磷充分接触。然后将 B中的水换成 80℃的热水,白磷不燃烧,这样设计的目的是 _______
④打开 K1、关闭 K2,往 A 中注入适量双氧水,一段时间后 B 中白磷燃烧,由此现象说明 _______ 。此 时再关闭 K1、打开 K2,往 D 中注入适量的稀盐酸,白磷的火焰熄灭,体现了二氧化碳的 _______ 的化学性质。
2020-01-03更新 | 147次组卷
【推荐3】下列各图是进行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和有关性质的实验装置。

(1)图1某同学用A装置制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若要制取一瓶二氧化碳,选用的装置为________
(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图2所示的装置进行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先关闭止水夹,将足量的氢氧化钠滴入广口瓶中,充分反应后,再打开止水夹。

①广口瓶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
②实验结束后,兴趣小组的同学提出新问题,广口瓶内液体的溶质可能是什么?
【猜想】
小亮:只有氢氧化钠;
小丽: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你的猜想:_______
【探究与验证】
根据反应原理,该兴趣小组的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下列方案,对小组的猜想进行验证。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如下表,请参与他们的探究并完成所缺内容。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取少量广口瓶内液体,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小丽的猜想成立
取少量广口瓶内液体,滴加_______(写一种盐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你的猜想成立
【反思与评价】
同学们认真研究实验流程,讨论后一致认为乙同学的方案合理。你认为甲同学设计的方案不合理的理由是
_________
2020-02-20更新 | 9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