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物质的化学变化 > 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 化学方程式 >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题型:综合应用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65 题号:22008101
海水中含80多种元素,是巨大的资源宝库。
Ⅰ.通过海水晒盐可以得到粗盐,将粗盐进一步提纯可获得化工原料NaCl。
(1)粗盐中含多种可溶性杂质(等)及不溶性杂质(泥沙),为除去相应杂质,将粗盐溶于水后再加入稍过量的①NaOH溶液,②溶液,③溶液,加入试剂的先后顺序不合理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①③②B.②①③C.③②①D.③①②

(2)过滤后,加入_______(填试剂名称),调节pH约为4,再经蒸发结晶可获得精盐。
Ⅱ.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先生改进西方制碱工艺并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使氯化钠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为纯碱和氮肥工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用精制饱和食盐水、、作为原料制取,设计如图装置。
已知:
①极易溶于水(1体积水溶解700体积)。
②20℃时,NaCl溶解度为36.0g,溶解度为37.2g,溶解度为9.6g。

(3)M、N为实验制备的发生装置。实验开始时,先打开_______(填“”或“”),通入一段时间_______(填化学式)后,再打开_______(填“”或“”)。
(4)图1中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为_______
(5)此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①;②_______
(6)反应结束后,将三颈烧瓶内的混合物过滤后即可获得碳酸氢钠晶体。向滤液中加入食盐细粉后又析出一种晶体,该物质可做化肥,其化学式为_______,再次过滤后的滤液可循环利用,大大提高了NaCl的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7)取5.00g产品,充分受热分解(杂质受热不分解且不与反应),冷却至室温后称量,最终得到残留固体3.45g,则产品的纯度为_______

相似题推荐

【推荐1】镁和含镁化合物都是十分重要的物质。

实验一:
取一段镁条打磨后放入图1的烧瓶中(气密性良好),再将注射器中的稀盐酸推入,通过数字传感器测定密闭容器内压强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
(1)b点所含的溶质为_______(填化学式),图中c点镁条已完全消失,cd段容器内压强略有减小的原因为________
实验二:
小睿同学将镁条放入碳酸钠溶液中,快速产生较多气泡。
【查阅资料】
①镁能与水缓慢反应生成氢气;
②碳酸钠溶液中除含有Na+外,还含有OH-
【探究1】
镁条放入碳酸钠溶液中产生的气体仅是氢气吗?
(2)小翔设计如图3所示方案进行检验。根据B中______现象,C中导管口气体燃烧,烧杯内壁有“水珠”的现象,确认气体为氢气。
(3)小组同学讨论认为,C中有水珠产生不能作为A中有氢气的依据,其原因为_____
【探究2】
碳酸钠溶液中什么微粒加速了镁与水的反应?
【猜想假设】
猜想Ⅰ:Na+能促进镁与水的反应
猜想Ⅱ:能促进镁与水的反应
猜想Ⅲ:OH-能促进镁与水的反应
【实验探究】
(4)补全下面表格内的实验操作内容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镁条于试管中,加入1-2滴_______溶液缓慢产生气泡猜想Ⅰ和猜想Ⅲ不成立
取少量镁条于试管中,加入1-2滴Na2CO3溶液快速产生较多气泡猜想Ⅱ成立

【实验结论】
碳酸钠溶液中促进镁与水的反应。
实验三:
七水硫酸镁(MgSO4·7H2O)在印染、造纸和医药等工业都有广泛的应用。以镁矿石(主要成分为MgCO3、FeCO3、Fe2O3和SiO2等)为原料生产MgSO4·7H2O,流程如图4。

已知:SiO2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硫酸。
请回答下列问题:
(5)镁矿石酸浸前需碾碎的目的是_____
(6)“酸浸”时通入空气能使FeSO4转化为Fe2(SO4)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7)“酸浸”时,硫酸需略过量,过量的目的是______;滤渣b为一种红褐色固体,其化学式为_____,“一系列操作”主要是指蒸发浓缩、____、过滤、洗涤干燥。
(8)现取样品15g配成100g溶液,向其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质量为2.9g。求样品中MgSO4·7H2O的质量分数。(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请写出计算过程)
2024-02-05更新 | 48次组卷
综合应用题 | 较难 (0.4)
【推荐2】水是生命之源,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水的探究
   
(1)图1所示是电解水实验,以研究水的组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下列有关实验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管A中生成的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②管B中生成的气体具有可燃性
③装置实现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④管A和管B的气体体积比为1:8
(2)对水的探究可追湖到1783年,拉瓦锡利用如图2所示装置探究水的组成:往A杯中滴加少量的水,水通过购热的铁管时发生汽化,水蒸气与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和“可燃空气”(氢气),将气体通过放在冷水中的铜管,在B装置中收集到纯净的“可燃空气”。最终拉瓦锡证明了水的组成。
①将气体通过放在冷水中的铜管,目的是除去_______________
②水蒸气与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3)为测定水中氢、氧元素质量比,设计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略)。
   
【查阅资料】CaO与无水硫酸铜均可作为干燥剂,白色无水硫酸铜吸水后会变成蓝色。
【实验探究】当A中生成气体通入一段时间后点燃C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待装置冷却后称量,相关数据记录如下(C装置质量不含加热装置部分):
序号BCDE
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单位:g)m1m2m3m4
①C处玻璃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发生的化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②如E装置只有其中b端变成蓝色,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__(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
(4)自制净水器。物品:空塑料饮料瓶、①纱布、②活性炭、③小卵石、④石英砂。若要得到一个简易净水器,在下列图示的瓶中按顺序,用序号填上合适的内容(纱布有多块可用)。
   
2023-02-05更新 | 270次组卷
综合应用题 | 较难 (0.4)
解题方法
【推荐3】纳米(10-9米)铁红(Fe2O3)常用作油漆、粉末冶金的原料等.工业上可用硫铁矿烧渣(主要含有SiO2、Fe2O3、Fe3O4等)为原料分步制备纳米铁红。
   
【资料卡片】FeO化学性质不稳定,易被氧化生成Fe3O4或Fe2O3
【处理烧渣】硫铁矿烧渣经过还原焙烧、酸浸、水浴除杂等操作得到含酸的FeSO4溶液。
(1)还原焙烧是将硫铁矿烧渣和一定量的褐煤经过高温焙烧,生成FeO,Fe2转化率()受焙烧温度及焙烧时间的影响如图-1及图-2所示,分析图像可知:最佳焙烧温度为______℃,焙烧时间最好为______min。
(2)酸浸时,用一定浓度的H2SO4和FeO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属于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制备铁红】:将处理后的含酸FeSO4溶液经一系列操作可得纳米铁红,流程如下图所示。
   
(3)酸性条件下,H2O2可将FeSO4氧化成Fe2(SO4)3.稀释煮沸时,发生的反应主要有:H2SO4+2NH3·H2O=(NH4)2SO4+2H2O和______
(4)操作Ⅰ的名称______,实验室完成此操作所需的仪器有铁架台、烧杯、玻璃棒和______,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操作Ⅰ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在农业上可作______
(5)水洗时,为验证Fe(OH)3是否洗净,最好选用______。
A.NaOH溶液和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B.BaCl2溶液C.AgNO3溶液
(6)流程中,使用离心机分离固液混合物,而不是过滤的原因是______
(7)pH为7时,产品中会混入FeOOH,会使产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8)沸腾回流时,Fe(OH)3受热脱水生成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9)200吨含铁元素42%的硫铁矿渣制备铁红,假设生产过程中铁元素无损失,计算理论能制得纳米Fe2O3多少吨?(写出计算过程)。
2023-06-06更新 | 6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