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生活中常见化合物 > 酸和碱 > 碱的化学性质 > 碱的通性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26 题号:22279505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有瓶标签受损、久置的某溶液,受损标签如图所示。该小组同学对这瓶溶液进行了如图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是什么物质的溶液;
(猜想与假设)老师提示:原溶液只可能是下列三种溶液中的一种;
①氢氧化钠溶液②碳酸钠溶液③硫酸钠溶液
(查阅资料)Na2SO4溶液和BaCl2溶液均呈中性
(1)(实验探究一)
同学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结论同学相互评价
溶液变红猜想①成立乙同学认为此方案结论不正确,你认为他的理由是______
产生气泡猜想②成立丙同学认为:猜想①的溶液久置可能变质,加足量稀盐酸也会产生气泡

(实验探究二)
(2)丙同学重新设计实验如表: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结果
步骤一:取少量样品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振荡______猜想①正确,且已部分变质。步骤二完毕后,溶液中除酚酞外,还含有的溶质有_______种(填数字)
步骤二:静置,取少量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溶液变红

(交流与讨论)大家认为该实验方案仍然存在缺陷,如果氢氧化钠溶液已完全变质,则无法得出正确结论。
(实验反思)
(3)氢氧化钠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为了防止变质,该药品必须要密封保存。
(4)倾倒液体试剂,要注意标签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较易 (0.85)
【推荐1】在学习盐的性质时,老师带来一瓶标签破损的溶液M如图。

以下为酸碱盐溶解性表(室温)的一部分

OH-NOCl-SOCO
K+
Na+
Ba2+
探究一:溶液M的溶质是什么?
(1)溶液M的溶质可能是Ba(OH)2_______(写化学式)。
(2)为了确定溶液M中的溶质,同学们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现象为______,溶液说明溶液M中的溶质不是Ba(OH)2
探究二:老师取一定量溶液M与碳酸钠溶液混合,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得到澄清滤液。
(3)写出溶液M与碳酸钠溶液混合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提出问题】滤液中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清想与假设】猜想一:NaCl、Na2CO3
猜想二:NaCl
猜想三:_______
【实验验证】甲同学进行了如表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样于试管中,加入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猜想_______正确

【总结与交流】
(4)若要验证甲同学的实验结论,还可以选用的物质有______(填字母序号)。
A.硝酸钡溶液B.氯化钾溶液C.稀盐酸D.氢氧化钙溶液
7日内更新 | 23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易 (0.85)
【推荐2】某氯化钠样品中可能含有Na2SO4、MgCl2、C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杂质,为探究该样品中杂质的成分,取少量样品完全溶于水,依次加入试剂完成如下实验:
步骤操作方法实验现象结论
加入适量NaOH溶液无明显现象不含______
加入适量Na2CO3溶液无明显现象不含______
先加入足量稀盐酸,再加入适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______

(1)加入适量NaOH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第③步先加入盐酸的目的:________
(3)该氯化钠样品中含有的杂质是:________
2022-07-14更新 | 56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易 (0.85)
【推荐3】如图1是某兴趣小组在学习碱的性质时进行的探究活动,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通过分析实验一的现象可知,氢氧化钠曝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_______,所以氢氧化钠在实验室可用作_______
(2)实验二中观察到3个塑料瓶均变瘪,且B中溶液变浑浊,其中能证明CO2与NaOH确实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
(3)图2实验是往盛有Ba(OH)2溶液的A、B、C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或通入某物质产生如图现象:A中无色溶液变红色,B、C中均产生白色沉淀(BaSO4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①已知Ba(OH)2溶液和SO2反应与Ca(OH)2溶液和CO2反应相似,写出C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②不同的碱溶液中都含有_______,所以碱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图2的A、B、C三支试管中关于Ba(OH)2性质的实验不能体现碱的相似性质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2024-05-08更新 | 5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