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物质的化学变化 > 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 化学方程式 >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05 题号:4223623
某化学兴趣小组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
探究Ⅰ: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确实能发生反应。
【方案1】测定稀盐酸与NaOH溶液混合前后的pH。
测定某NaOH溶液的pH,pH大于7。将一定量的稀盐酸加入该NaOH溶液中,混合均匀后测定其pH,发现pH减小了,但仍然大于7,小组中有的同学认为根据这个测定结果可以认为稀盐酸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你认为他们的结论是否正确: __________ ,理由 ____________ 。经过讨论后,他们向溶液中又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混合均匀后测定其pH,pH 小于7。
结论: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稀盐酸过量。
【方案2】借助于无色酚酞试液。
【药品仪器】
   
①取 ______ (选填“A”或“B”)中试剂加入至D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②用胶头滴管向①中溶液滴加稀盐酸,红色消失;
③用F蘸取②中溶液,在酒精灯上灼烧,有白色固体产生。
【思考拓展】
(1)如不使用酸碱指示剂,进一步确认步骤③中的白色固体不是氢氧化钠的方法是: ___________
(2)探究步骤②中无色溶液中稀盐酸是否过量。
根据上述反应过程中溶液变成无色,不能确定稀盐酸是否过量,兴趣小组同学又分别选取了AgNO3溶液、紫色石蕊试液、铁粉设计实验方案,请你分析并判断:
实验方案实验步骤现 象结 论
取样,加入适量的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稀盐酸过量
取样,加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稀盐酸过量
取样,加入少量铁粉_____稀盐酸过量

方案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 。上述设计方案中,不正确的是 _____ (填“①”、“②”或“③”),错误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你再设计一个与上述实验不同原理的方案以确定稀盐酸是否过量,你选用的试剂是 _________
(3)探究Ⅱ: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下图表示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过程,该反应的本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生成水。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与担当。某兴趣小组同学对CO2的吸收进行了相关探究。
(1)实验探究一:运用已有知识设计实验吸收CO2
实验序号实验1实验2
设计依据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塑料瓶变瘪塑料瓶变瘪程度大,澄清石灰水_______
通过上述实验现象判断,实验________(填实验序号)吸收二氧化碳的效果更好,其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探究二:比较水和海水吸收CO2的能力大小
【提出问题】CO2被水和食盐水(模拟海水)吸收的情况如何?
【作出猜想】猜想I:水吸收的CO2更多;猜想II:食盐水(模拟海水)吸收的CO2更多。
【进行实验】分别将收集有100mLCO2的量筒倒扣在等体积的水和食盐水中如图1所示,每隔一定时间观察并记录量筒内CO2的体积,所测数据如表。

时间/h00.56122448
烧杯A量筒中CO2体积/mL10098.585.5776659
烧杯B量筒中CO2体积/mL100999390.58988
【解释与结论】
(2)由表中数据分析,相同条件下,吸收CO2更多的是_______(填“水”或“食盐水”)。
(3)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海水占全球储水量的96.5%,采取海洋吸收CO2,可有效减碳,但也会造成海水酸化,涉及的反应为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拓展交流】
用两个量筒分别收集100mLCO2倒置于水槽中,向1个量筒内注入少量的植物油,使CO2与水被植物油隔开(CO2与植物油不反应),测得量筒内CO2体积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

(4)比较图中两条曲线,说明植物油________(填“能”或“不能”)减少CO2溶于水。
(5)事实上用排水法也可以收集到CO2,请根据以上表格的实验数据分析理由是________
2024-01-10更新 | 95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2】某班同学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
(1)甲同学在烧杯中加入约5 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_______溶液,此时溶液呈红色,接着用滴管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再用玻璃棒搅拌,发现溶液变为无色,于是他得出两者恰好中和的结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对甲同学的结论提出了质疑,并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一:只有NaCl   猜想二:_____________     猜想三:NaCl和NaOH
以上猜想中,你觉得不合理的是________
为了验证另外两种猜想,乙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水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Na2CO3溶液_____________猜想二成立
【反思交流】实验结束后,废液处理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2018-04-18更新 | 146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3】84消毒液、H2O2溶液都是常用消毒剂,兴趣小组对两种消毒剂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化学式为NaClO)。
【实验1】取少量84消毒液于试管中,滴加H2O2溶液,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然后______(填写实验操作和现象),证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提出问题】在上述反应中,NaClO的作用是什么?
【作出猜想】
猜想一:作反应物,NaClO与H2O2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猜想二:作______,类似分解H2O2溶液制氧气时MnO2的作用
【实验2】

①按上图所示组装实验装置,并______
②向锥形瓶中加入30mL84消毒液,注射器中吸入25mLH2O2溶液。
③将注射器中的H2O2溶液平均分5次推入锥形瓶中:每次推入H2O2溶液,待不再产生气泡后,记录收集气体的总体积(忽略其他因素对测量结果造成的影响)见下表。
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
收集气体的总体积/mL140280365x375

(1)表中的数据x= _______
(2)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猜想一正确”,其依据是______
【分析讨论】NaClO与H2O2溶液反应除生成氧气外,还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022-07-09更新 | 18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