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生活中常见化合物 > 酸和碱 > 碱的化学性质 > 碱的通性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77 题号:4417559
某化学探究小组欲制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他们把饱和石灰水加入盛有碳酸钠溶液的烧杯中,经充分搅拌、过滤,得到样品溶液。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组同学对得到的样品溶液是否为纯净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怀疑,决定对其溶质成分
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一:只含氢氧化钠
猜想二:含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猜想三: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
【实验探究】小组同学发现,只要用反应物(饱和石灰水和碳酸钠溶液)就可以验证猜想。
他们取少量样品溶液进行下列实验院:
实验操作实现现象实验结论
X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猜想二不正确
Y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猜想三正确

【交流讨论】甲同学认为要验证猜想二不正确,也可往样品溶液中通入___________
受该同学的启发,小组同学认为要验证猜想三正确,也可在样品溶液中滴加盐酸。
【实验评价】乙同学往样品溶液中滴入盐酸,刚开始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试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1】鸡蛋是家庭厨房中常备食物,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鸡蛋壳中的CO32-(以CaCO3的形式存在)及CaCO3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探究。
【探究一】验证鸡蛋壳中有CO32-
【查阅资料】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不与二氧化碳反应:二氧化碳不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实验方案】小小同学向鸡蛋壳碎片中加入足量的浓盐酸,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现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装置气密性良好,且药品未发生变质)。
【观察分析】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是_____
【改进方案】在不更换药品的前提下,小小将产生的气体通过图1所示装置:

(1)A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B试管中硝酸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
【实验结论】鸡蛋壳中有CO32-
【实验反思】实验室制备CO2时最好选择_____(填“浓”或“稀”)盐酸。
【探究二】测定鸡蛋壳中CaCO3的质量分数。
【查阅资料】碱石灰能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常用作干燥剂。
【实验方案】取ag样品,利用CaCO3与稀盐酸反应产生CO2,通过测定生成CO2的质量,计算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
【实验过程】琳琳同学利用图2所示装置完成了本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3)实验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_____(填序号):
①E→D→F→D                 ②E→F→D→D                 ③D→E→F→D
(4)实验前,先向装置中通一段时间氮气,赶走装置中的空气;
(5)反应完全后,仍需再次向装置通入一段时间氮气,若不通入氮气,会导致鸡蛋壳中CaCO3的质量分数的测定结果_____(选填“偏小”或“不变”)。
2020-03-02更新 | 102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氢氧化钠的性质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探究一】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如图一所示,将分液漏斗中的水加入试管后,立即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此时观察到U形管的液面_______(填“左低右高”或“左高右低”)。由此得出: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出热量。
【探究二】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如图二所示,同学们完成了四组实验。
(1)A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
(2)写出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C、D试管中均无明显现象
①向反应后D试管中的溶液加入足量的_______(填溶液名称),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则可证明D中已发生化学反应,
②为了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能发生化学反应,同学们设计并进行了如图三实验。实验过程中无明显现象,证明两者能发生化学反应。步骤二中所加溶液X可能是_______
A.氯化镁溶液                    B.酚酞溶液                 C.硝酸银溶液
【实验拓展】同学们用图四装置进行实验。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将氢氧化钠浓溶液加入锥形瓶A中,关闭活塞,打开弹簧夹,观察到A中产生白色沉淀,烧杯B中液面降低。
(4)若溶液Y是一种碱溶液,其该碱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可能是_______(写一种)。
(5)若溶液Y是氯化钙溶液,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又做了以下三组实验,其中能说明反应后A中溶液一定含有氢氧化钠的是_______(填序号)。
A.取少量反应后A中溶液测得pH>7
B.取少量反应后A中溶液测得pH>7,继续向其中加入氯化钙溶液,无明显现象
C.取少量反应后A中溶液测得pH>7,向其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2022-06-25更新 | 198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3】在菜市场上小朋同学看到水中奄奄一息的鱼,鱼老板将一勺白色粉末加入到水中,过一会儿鱼张开嘴活蹦乱跳起来了。该同学对这种“白色粉末”很感兴趣,回到学校后与小刚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这种白色粉末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Na2CO4),常温下与水反应生成氧气。
[提出问题]过碳酸钠与水反应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根据过碳酸氢钠与水的组成做出猜想。
猜想一:Na2CO3;猜想二:NaOH;猜想三:_____
[设计实验]
(1)小朋同学取该溶液,滴加氯化钙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他认为白色沉淀是CaCO3,溶液中一定含有Na2CO3,请写出该化学方程式_____。小刚提出质疑产生的白色沉淀不一定是CaCO3,他的理由是_____
(2)小刚取该溶液滴加入稀HCl,观察到_____,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Na2CO3,从而否定了猜想二。Na2CO3 与稀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为进一步确定溶液中是否含有NaOH,他们向溶液中滴加CaCl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取上层清液,加_____,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不含NaOH,猜想一正确。该实验用CaCl2而不用饱和澄清石灰水,原因是_____
[反思拓展]检验两种物质是否同时存在,一定要考虑二者性质的互相干扰问题。
2020-03-13更新 | 7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