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物质的化学变化 > 化学变化基本特征 > 催化剂 > 催化剂的概念、性质与用途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0 题号:4996019
实验室制取氧气所需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b ______
(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 (填序号),实验结束后装置内得到的物质属于 ______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碱式碳酸铜是一种绿色粉末,受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Cu2(OH)2CO32CuO+H2O+CO2↑,若将干燥的碱式碳酸铜放入 ______ (填序号)装置进行反应,可观察到试管内的实验现象有 ______ 、试管口处有小水珠.
(4)某兴趣小组查阅资料知:氧化铁也可以作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催化剂,那么氧化铁和二氧化锰这两种物质哪一种更适合呢?他们在探究二氧化锰、氧化铁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时,他们在控制变量的问题上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______ (多选).
A.双氧水的浓度一定相同 B.催化剂的质量一定相同
C.反应前双氧水的温度一定相同 D.反应容器的容积一定相同.

相似题推荐

【推荐1】某同学想探究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中作催化剂,设计了以下探究实验,请你完成实验报告和实验分析。
(1)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时的现象结论
1.向试管1中倒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不复燃无氧气放出
2.给试管1稍微加热。__________
3.向试管2中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一匙二氧化锰__________
4.待试管2中无气泡冒出再倒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__________
(2)实验分析
①比较步骤1和步骤2可得出结论:过氧化氢溶液不加热无氧气放出,稍加热有氧气放出。
②比较步骤1和步骤3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
(3)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分解方程式____________
2021-12-31更新 | 21次组卷
【推荐2】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在实验室中制取氧气。

(1)实验步骤:
①装药品和放棉花。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时, 固体药品取量应__________
②连接仪器,固定试管。
③加热。加热时应先__________,然后对准药品集中加热。
(2)实验分析:
①请帮助小明找出上述实验过程中漏掉的一个实验步骤__________
②在试管中放一小团棉花, 其作用是__________
③生成的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原因是__________,实验结束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后停止加热,其理由是__________;检验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
(3)拓展与迁移:
如果用分解过氧化氢来制取氧气,要控制反应速率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图中的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用化学符号表示该反应__________;该反应中起催化作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写化学式),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本身的__________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
2023-11-20更新 | 14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3】利用下列仪器进行实验(所有装置的气密性都已检查完毕)
(1)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有二氧化锰的容器中制取并收集氧气,完成该实验你所选用的仪器有___________(填字母)。写出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式__________________。这种方法与“把二氧化锰加入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制氧气”相比有________________的优点。
(2)某同学继续探究“红砖粉末是否也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

①他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向其中一支试管加入一药匙红砖粉末,然后将两支试管中的气体导出通入水中比较产生气泡的快慢,发现加入红砖粉末的试管中反应较快。
②将反应较快的试管内固体过滤出来,洗涤、烘干、称量。
③用称量后的固体重复步骤①的实验,现象与步骤①完全相同。
试回答:步骤①中他除了选用试管外还用到上面列出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填字母)。步骤③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该学生认为通过上述实验已证明红砖粉末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但老师认为该同学的实验还缺少一个关键步骤,请指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用注射器代替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1-28更新 | 11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