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碳和碳的氧化物 >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 二氧化碳的制取 > 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37 题号:6482285
如图是实验室的部分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a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A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长颈漏斗插入液面以下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 ,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集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是 ________ (填序号)。
(3)制取二氧化碳实验结束时,小丽同学将A装置锥形瓶中的溶液(底部没有固体)倒入烧杯中,对溶液中的溶质进行了探究。
【问题】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有哪些?
【猜想】小刚的猜想: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钙
小华的猜想:溶液中的溶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证明】小方用试管取少量溶液,分别向溶液中加入下列试剂中的 ______ (填序号),如果没有明显现象就证明小刚的猜想正确。
①氢氧化钙溶液 ②石蕊试液 ③酚酞溶液 ④大理石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1】运用化学知识,开展科学探究。
【探究一】海洋封存是实现“碳中和”的途径之一,其原理是利用在水等溶剂中的溶解性来吸收,某小组开展如下探究。
(1)活动一:在水和食盐水(模拟海水)中的溶解情况

   

相同条件下,该小组分别用排水法、排食盐水法收集(如图1),待收集后,移出导管,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并记录量筒内体积。重复实验,所测数据平均值如下表:
时间/h00.56122448
排水法时体积/10098.585.5776659
排食盐水时体积/100999390.58988
①图1发生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②由上表数据分析:
a.能用排水法收集的理由是________
b.相同条件下,等体积水和食盐水吸收更多的是________(填“水”或“食盐水”)。
(2)活动二:探究植物油隔离对在水中溶解情况的影响

   

设计并完成以下对照实验:用两个量筒分别收集倒置于水槽中,向其中一个量筒内注入少量植物油,使与水被植物油隔开(与植物油不反应),测得量筒内体积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2。分析该图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3)活动三:深度探究“活动二”中的溶解情况

   

①用图3表示无植物油隔离时,量筒内气体中存在的分子的微观示意图。请参照图3的表示方式,在图4方框中画出有植物油隔离时,量筒内植物油和水中存在的分子的微观示意图_______(植物油分子用   表示)。
②为检验有植物油隔离时是否会进入水中,请设计实验方案:________
【探究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进行“碱与酸碱指示剂反应”的实验时,将酚酞溶液滴入溶液中,溶液变成了红色,但过一会儿红色却消失了。于是,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这一异常现象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滴有酚酞的溶液由红色褪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酚酞与发生了反应;乙同学:溶液与空气中的发生了反应;丙同学:与溶液浓度大小有关。
【设计与实验】甲、乙、丙三位同学为了验证各自的猜想,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探究。
③甲同学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目的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实验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加热煮沸_______溶液变红,过一会儿红色消失甲同学的猜想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将①中的溶液冷却后滴入酚酞溶液,并滴一些植物油在其上方隔绝氧气
④乙同学设计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溶液的红色褪去,他认为自己的猜想正确,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丁同学认为乙同学的猜想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丁同学为了进一步探究试管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用试纸测试管中的溶液,结果,说明溶液显酸性,造成试管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⑤丙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使用色度传感器测量溶液颜色的变化(说明:溶液无色时,色度传感器测得的数值为100%)。他在三个专用容器中分别加入等量的5%、10%、20%的溶液,然后各滴加2滴酚酞溶液,同时放入色度传感器进行测量.测出溶液颜色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由此判断自己的猜想正确。你能从变化曲线中总结出的规律有________(写一条)。

   

【实验结论】滴有酚酞的溶液由红色褪为无色与溶液的浓度有关。
2023-07-15更新 | 94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2】某实验小组对“载人宇宙飞船或潜水艇中一般都要安装盛放过氧化钠(Na2O2)颗粒的装置”感到非常好奇,于是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是否为一种制氧剂?能与人呼出的哪种气体发生反应?
【查阅资料】①人呼出的气体中主要成分是N2、O2、CO2和水蒸气等.
②CO2+2NaOH=Na2CO3+H2O.氢氧化钠溶液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较强.
【提出猜想】过氧化钠与人呼出的N2或CO2或水蒸气反应并生成氧气.
【进行实验】
(1)实验Ⅰ:验证过氧化钠与氮气反应并生成氧气(实验操作如图甲所示).
实验现象及结论:观察到_____现象,判断过氧化钠与氮气没有发生反应.
(2)实验Ⅱ:验证过氧化钠与水蒸气反应并生成氧气.(实验操作如图乙所示)其中A装置的作用是_____,发生的变化是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实验现象及结论: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C中气体成分,结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过氧化钠与水蒸气发生反应并生成氧气.实验中这种验证氧气的方法是利用了氧气的_____的性质.请补充完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Na2O2=4_____+O2
(3)实验Ⅲ:验证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并生成氧气.(实验操作如图丙所示)
实验操作: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向装置中加入药品.②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A装置中缓慢加入稀盐酸.③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在D内进行检验.实验时观察到A装置中有气泡冒出,固体逐渐减少;D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实验结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并生成氧气.
【实验反思】①根据实验Ⅲ,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后,还会生成另一种物质,该物质属于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②某同学对实验Ⅲ的设计提出疑问:该实验不能证明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确实发生了反应,你认为他的理由是_____
2019-12-27更新 | 131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3】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一系列有趣的实验探究:测定鸡蛋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假设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和盐酸反应)。实验方案如下:
【方案一】
将鸡蛋壳洗净、干燥并捣碎后,称取10.00g放在烧杯里,然后往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取反应剩余固体洗净干燥后称量为0.50g。
(1)将鸡蛋壳捣碎的目的是_______
(2)稀盐酸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_______
【方案二】
将鸡蛋壳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测定反应后生成CO2的体积,再将体积换算为质量,最后根据CO2的质量求出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图Ⅰ为鸡蛋壳样品与稀盐酸反应的装置,图Ⅱ为测量CO2体积的装置(省略相应固定装置)。
      
(4)图Ⅰ中连通管的作用_______
(5)图Ⅱ中用油层的作用是_______
(6)反应停止后,将水准管慢慢向下,可使反应前后油层上方气体压强和外界大气压相同,此时排出水的体积即为_______的体积。
【方案三】装置如图Ⅲ所示。
【查阅资料】1.浓硫酸可以吸收水蒸气;2.碱石灰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和水分。
【实验步骤】
①连接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称量ag鸡蛋壳样品装入A中;
③打开弹簧夹K,通入一段时间氮气;
④称量装置C的质量为bg;
⑤关闭弹簧夹K,滴加稀盐酸使其发生反应;
⑥打开弹簧夹K,通入一段时间氮气;
⑦再次称量C的质量为cg。
(7)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
(8)B装置的作用_______,若没有B装置,则测定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会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9)下列措施可以提高实验结果准确性的是______
a.③⑥步骤中通入氮气时都要缓缓通入                    
b.⑤步骤中滴加稀盐酸时要快速滴入
c.⑤步骤中滴加稀盐酸时要至不产生气泡为止          
d.通入的氮气换为空气成本更低效果更好
【数据处理】
(10)根据相关数据,列出该样品中碳酸钙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
2023-08-01更新 | 15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