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碳和碳的氧化物 > 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 碳单质的可燃性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5 题号:7986763
某研究小组查阅相关资料后,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同时验证某些反应的产物(固体装置略)查阅资料:碳酸镁加热发生类似碳酸钙的分解反应.无水CaCl2可作干燥剂.

(1)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实验中使用装置G的目的_____
(3)图中装置F是安全瓶,能防倒吸,从实验安全考虑,本实验还应在装置_____之间添加装置F.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适中 (0.65)
解题方法
【推荐1】化学小组对教材中测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见图1)进行了大胆改进设计(如图2)。(选用容积为45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实验方案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请你对比分析下面图1、图2,回答有关问题。
   
(1)图1实验中,红磷燃烧的实验现象是: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反应的符号或文字表达式为______,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______。该实验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
(2)该实验获得结果偏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条)
(3)该实验还能获得剩余气体化学性质是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4)他们对图1的实验装置进行了图2所示的改进(其他仪器忽略),与图1实验装置相比较,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任写一点)。
(5)图2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如下:①点燃酒精灯;②撒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③将适量红磷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处,并按图2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用弹簧夹在夹紧橡皮管;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填序号)。
(6)图2实验中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______mL刻度处才停止。
(7)乙同学提出选用木炭替代红磷做实验,在集气瓶底部预先放足量澄清石灰水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其他同学觉得不可行,你认为主要原因是______
2023-10-16更新 | 45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解题方法
【推荐2】为验证二氧化碳及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如下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1)利用上述实验装置验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Ⅰ、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C中的现象是______
Ⅱ、“B、C、D”连续装置的实验目的是______
Ⅲ、该实验得出二氧化碳能与碳反应的现象是______
(2)将虚线内的装置改为储气袋,进行碳的充分燃烧与不充分燃烧实验。
Ⅰ、进行该实验需要控制的变量是______
Ⅱ、使用氧气储气袋,点燃E处的酒精喷灯,通入氧气,玻璃管中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Ⅲ、使用空气储气袋进行实验,预计G处尾气能燃烧,结果发现G处尾气未能点燃,请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024-01-09更新 | 65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3】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仪器和装置。

(1)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
(2)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制取一瓶氢气,应选用的仪器或装置组合是______(填标号)。
(3)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的方法是:先把玻璃管口_______,再稍用力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
(4)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如用G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到_______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
(5)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可生成二氧化碳,但该反应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原因是_____
2023-02-23更新 | 22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