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溶液 > 溶液的浓度 >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 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仪器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0 题号:8040077
如图是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5% 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试回答:

(1)配制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广口瓶除外):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_____
(2)应选择量筒的量程是_____毫升(填50或100),在实验过程中,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水时,用俯视读数法,则会造成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填偏大或偏小)。
(3)B操作向托盘上加氯化钠时,若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边,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操作E的作用是_____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1】欲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以下探究实验(实验装置中夹持仪器已略去)。
【实验1】配制溶液
(1)用NaOH固体配制20g20%NaOH 溶液,需NaOH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无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填标号)。
A.胶头滴管          B.玻璃棒       C.量筒          D.烧杯          E.酒精灯
【实验2】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2)实验前U型管两端液面相平,将NaOH溶液滴入试管中,恢复到室温后,U型管中的液面__。据此,甲同学得出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结论,U型管中液面高度变化的原因是_____
(3)上述结论的证据不充足,理由是________
【实验3】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i.CaCl2溶液呈中性;ii.
实验步骤如下: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往装置中加入药品;
②关闭K1、K2,将注射器中的NaOH 溶液缓缓推入A中;
③A中物质充分作用后,打开K1,B中无色溶液倒吸入A中,A中产生沉淀且溶液显红色
④关闭K1,打开K2,将注射器活塞向上拉,C中溶液倒吸入A中。
(4)步骤③“产生沉淀”的现象仍不足以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理由是______
(5)步骤④中,若观察到_______(填现象),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C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022-04-02更新 | 55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2】某同学配制50g 16%氯化钠溶液,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_____ (填序号,下同),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_____

(2)图②中盛放氯化钠固体的仪器名称是 _____ ,需称取氯化钠 _____ g。

(3)量水时选用的量筒的量程最合适的是 _____ (填序号)

A 10mL B 25mL C 50mL D 100mL

(4)经检测,该同学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_____ (填序号)。

A 氯化钠固体不纯 B 用生锈砝码称量 C 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D 溶解时烧杯内壁有水珠

2019-07-27更新 | 30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解题方法
【推荐3】下图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用上图表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②中,有一种塑料仪器,其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3)调节天平平衡后称量所需NaCl时,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右,此时应__________
A 增加适量氯化钠   B 减少适量氯化钠   C 调节天平平衡螺母
(4)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⑤所示,游码标尺示数见图,则称取的NaCl质量为___________

(5)根据计算需要量取水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_(水的密度为1g/mL)。量取读数时,下图视线角度正确的是____________。(选填字母标号)

(6)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塞好橡皮塞并贴上标签。请填写标签。_____
(7)反思:若称取的氯化钠中含有水分,则所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020-10-12更新 | 11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