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物质的化学变化 > 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 化学方程式 >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题型:综合应用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72 题号:8079143
某化工厂用石灰石和铜屑等设计生产石青、波尔多液的工艺流程如下:
   
查阅资料:硫酸铜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010203040506080100
溶解度/g14.317.420.725.028.533.340.055.075.4
【产品制备】
(1)流程图中X的化学式
(2)反应②在80℃条件下制备硫酸铜,其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操作A将CuSO4溶液进行蒸发浓缩、 _____ 、过滤、洗涤等操作即得到硫酸铜晶体。
【组成测定】
小组同学为测定石青的组成,称取了一定质量的石青样品,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
①石青的化学式可表示为aCuCO3•bCu(OH)2
②Cu(OH)2在66℃~68℃完全分解:Cu(OH)2CuO+H2O;
CuCO3在200℃~220℃完全分解:CuCO3CuO+CO2
③CuSO4固体为白色,CuSO4•5H2O固体为蓝色
实验步骤:①连接仪器,并____,准确称取69.2gaCuCO3•bCu(OH)2放在C装置中;②打开活塞鼓入一段时间空气,称量装置D、E的质量;③关闭活塞,控制C装置中的温度为250℃对石青进行热分解,直至C装置中剩余固体质量不再变化为止;④打开活塞,____;⑤冷却后,称量,装置D增重3.6g,装置E增重17.6g。
(3)完善上述实验步骤中的填空:① _____ ;④ _____
(4)洗气瓶A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_____ ;B中所装液体为 _____ (填名称)。
(5)试确定石青的化学式 _____ (请写出计算过程)。
(6)若缺少F装置,测得的a:b的值将 _____ (选填“偏大”、“偏小”、“不变”)。
【脱水探究】
硫酸铜晶体受热会逐步失去结晶水。取纯净的CuSO4•5H2O固体2.50g,放在上图实验装置C中进行加热,测定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7)G点固体的化学式是 _____ ;H点固体的颜色是 _____
(8)将CuSO4•5H2O固体加热到570℃分解后,得到的主要产物是黑色粉末、硫的一种氧化物和水蒸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相似题推荐

综合应用题 | 较难 (0.4)
【推荐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室,选用以下装置制取CO2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若将A,B连接,A中产生的气体并不能使B中的溶液变浑浊,请写出原因:_____________
(3)实验室要制备并收集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所选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相比如图中的G装置,A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为了解装置具有该优点的原因,在装置A中连接压强传感器(如图H),从而测定实验中试管内气体压强变化的情况(如图L)。ab段试管中液面逐渐___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c点对应的操作是___________

(5)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此反应后的溶液产生兴趣,他们取一定量反应后的液体,过滤,向所得滤液中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并用pH传感器连续监测,得到如图曲线图(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pH)。

①请分析图像,写出AB段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②你认为图中CD段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6)取氯化钙和碳酸钙的混合物12.5g于烧杯中,向其中滴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滴加稀盐酸的质量与产生气体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
②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022-07-06更新 | 121次组卷
【推荐2】生活中铜制品长期露置在潮湿空气中会锈蚀生成碱式碳酸铜【Cu2(OH)2CO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某锈蚀铜样品中单质铜的质量分数,并回收铜。
【查阅资料】①
(2)
【实验设计】取锈蚀铜样品(假设除铜和碱式碳酸铜外,不含其它物质)均分为两等份,设计甲、乙两方案。

(1)方案甲中操作I的名称为__________;滤液中的阳离子有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2)方案乙中步骤I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黑色固体A、CO2和H2O,该步骤中还有另一个化合反应也生成固体A,该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实验结果】
(3)方案甲所得固体经洗涤、干燥后,称得质量为6.4g。则该锈蚀铜样品中单质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4)方案乙中,所得铜的质量__________(填“>”、“<”或“=”)6.4g。
【实验反思】
(5)方案甲中,若需对所得滤液中的铜元素进行回收,则可以加入一种稍过量的金属,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___________
(6)方案乙与方案甲相比,方案乙的缺点有__________(任写一个)。
【拓展延伸】
(7)指导老师指出,方案乙最终所得铜中可能含有Cu2O(也为红色),请为该小组设计检验是否含有Cu2O的实验方案(写出操作、现象、结论)___________
(8)查阅资料发现,古代青铜器除锈蚀生成碱式碳酸铜外,在氯离子等作用下,会生成氯化亚铜(CuC1),CuC1易与O2、H2O反应生成氯化氢和碱式氯化铜【Cu2(OH)3C1】,该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022-05-25更新 | 157次组卷
综合应用题 | 较难 (0.4)
【推荐3】铜是人类使用最早、应用广泛的金属。
(一)对古代铜制品认识
(1)出土的古代青铜器能保存至今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选填序号)。
a.铜的活泼性弱,不易生锈                  b.深埋于地下,隔绝空气
(2)《吕氏春秋·别类篇》载有“金柔锡柔,合两柔则刚”,表明我们的祖先已认识到铜合金的硬度比纯铜___________(填“大”或“小”)。
(二)铜的化合物制备
用辉铜矿(主要成分为Cu2S,还含有少量Fe2O3、SiO2杂质)制备铜绿流程如图:(已知:氧化硅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3)反应池中发生的有关反应:___________。滤渣的成分一定有___________
(4)部分金属阳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表所示。调节pH,使Fe3+完全沉淀而Cu2+不沉淀,则pH的范围应控制在__________
氢氧化物Mn (OH)2Fe (OH)3Cu (OH)2
开始沉淀的pH8.32.74.4
完全沉淀的pH9.83.76.4

(5)结晶池中温度须控制在70℃-80℃,如果出现_________(填写实验现象),说明温度过高。
(二)碱式碳酸铜的热分解实验
(6)探究碱式碳酸铜的组成:某碱式碳酸铜成分可表示为Cua(OH)b(CO3c,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使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①组装好置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将称好的3.46g的碱式碳酸铜样品放入硬质玻璃管中,再分别称量装置C和装置D的质量。
③先打开活塞K1、K2,关闭活塞K3,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
④再打开活塞_________,关闭活塞_________,点燃酒精灯加热至B中固体全部变黑。
⑤打开活塞K1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然后拆下装置,称量洗气瓶C和U形管D的质量如下表:

C装置D装置
反应前87.7g74.7g
反应后87.88g75.58g
计算a:b:c=_________。若缺少E装置,b:c的比值会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7)将上述实验所得黑色固体继续加强热,观察到黑色固体又变成了红色。
【提出问题】红色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资料:Cu和Cu2O均为红色固体,
【猜想】红色固体可能是:猜想I:Cu:     猜想Ⅱ:Cu2O:     猜想Ⅲ:_________
【实验】
①称量B中得到红色剩余固体质量为2.16g。
②再向红色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硫酸,观察到_________(填现象),则猜想I错误。请结合以上数据,计算红色固体的成分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022-07-04更新 | 25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