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碳和碳的氧化物 >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 二氧化碳 > 二氧化碳与碱的反应及实验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05 题号:8278375
化学小组同学在课外读物中看到:“通常CO2可作灭火剂,但有些物质(如Na)着火,不能用CO2熄灭。”他们决定探究CO2与Na反应的产物。
【查阅资料】①Na是非常活泼的金属,常温下与O2、H2O等物质都能发生反应。②Na2O是白色固体,与H2O反应生成NaOH③向氯化钯(PdCl2)溶液中通入CO,产生黑色沉淀。
【提出猜想】CO2与Na反应可能生成4种物质:C、CO、Na2O、Na2CO3
【实验过程】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B中盛有NaHCO3溶液除去可能产生的氯化氢气体。

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操作 主要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和解释
打开a,关闭b,由长颈漏斗注入稀盐酸A中产生大量气泡
E中出现浑浊
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当E中出现浑浊时打开b,关闭a点燃酒精灯D中Na剧烈燃烧,产生白烟,内壁还附着黑色固体。G中产生黑色沉淀产物中一定有 __________

【交流反思】(1)装置C中的药品是 _____ 若无装置C,对实验有影响的物质是 _____
(2)通过上述探究,你对燃烧的有关知识有什么新的认识(写一条即可) _____
【继续探究】为了检验D中白烟的成分,同学们又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取D中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振荡,再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出现白色沉淀D中白色固体是 _____ 而不是 _____
②静置片刻,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 _____无明显现象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1】在实验课上,同学们将CO2通入到Ca(OH)2溶液中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而将CO2通入到NaOH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提出问题】CO2与NaOH溶液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提出猜想】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探究】小明设计出了下列4种实验装置,其共同原理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容器内压强降低。
   
⑴实验现象为:A中试管内液面上升,B中___________________,C中__________________,D中水槽中的水部分进入烧瓶。
⑵小宁对小明的方案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小明的实验不严谨,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利用方案A,补做的对比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小丽的改进方案是利用反应后的溶液来验证猜想,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向实验后的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_______________

猜想正确


【得出结论】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请写出C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017-04-09更新 | 328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2】为探究某脱氧剂的成分(由两种单质组成)及利用该脱氧剂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探究脱氧剂成分
【实验观察】脱氧剂为灰黑色粉末,若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有红棕色固体生成。
【实验猜想】根据颜色变化,猜想该脱氧剂中含______(填化学式)
【验证猜想】为证实以上猜想,可采用的化学鉴别方法为 ______
【实验探究】新取一定量的脱氧剂,将已验证的成分分离,取剩余固体于______(填仪器名称)中,点燃后伸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到固体燃烧,燃烧停止后,集气瓶中的气体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该脱氧剂中含有______(填化学式)。
写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Ⅱ、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使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应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实验过程】步骤1:在注射器中放入足量脱氧剂粉末(体积为2mL),封闭。
步骤2:打开弹簧夹,将活塞向右拉至一定距离,再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步骤3:不断轻轻晃动注射器,至活塞位置不再发生变化。
【数据处理】(1)实验中需要记录的数据是______
(2)上述实验测定过程至少需重复两次,目的是______,计算得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实验对比】实验室常通过燃烧红磷法来测定空气中的含量(装置如图)。步骤如下:
   
(1)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2)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塞子。
(3)______
(4)观察并记录水面的变化情况。
多次实验发现,集气瓶内上升的水的体积始终小于瓶内的原空气体积的1/5。
【拓展研究】查阅资料得知,当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下降至约7%以下时,红磷不再燃烧。由此可知:燃烧红磷法测定结果不够准确的原因是:______
【实验评价】与燃烧红磷法相比,脱氧剂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优点有:______
2021-04-04更新 | 86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实验,向盛有少量NaOH溶液的试管中通入CO2,没看到明显的实验现象。同学们对NaOH与CO2能否反应进行验证,并对废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活动一:同学们用图甲装置进行实验,请你把实验现象补充完整。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猜测
向集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滴加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振荡________CO2溶于水中
CO2NaOH反应

活动二: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猜测②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1)取软塑料瓶中的液体于三支试管中,三位同学分别完成如图乙所示实验。
(2)同学们观察到A试管中有气泡冒出,B、C试管中均有______,可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请你写出A试管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活动三: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三支试管中反应后的剩余物倒入一个洁净的大烧杯中(如图丙),搅拌、静置,观察到烧杯内上层是无色溶液,下层有白色沉淀。请你分析烧杯上层溶液中一定没有剩余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提出问题】烧杯内上层溶液中可能含有哪些离子?
【猜想与假设】上层溶液中可能含有Na+、Cl-、Ca2+、OH-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取烧杯内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___________溶液中含有,不含有Ca2+
②取①中反应后的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铁溶液有红褐色沉淀产生_________

【反思评价】(1)经过综合分析,最终确定烧杯内上层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
(2)将烧杯内的物质过滤,滤渣回收,滤液应进行处理后再排放,可以有效防止水体污染。
2022-04-03更新 | 10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