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物质的化学变化 > 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 化学方程式 >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9 题号:8928278
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固体草酸(H2C2O4)受热分解生成碳的氧化物和水,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对生成物中碳的氧化物种类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生成物中有哪种碳的氧化物?
【猜测】
猜想1猜想2猜想3
只有CO只有CO2含有CO和CO2

【设计实验】基于猜想3,依据CO和CO2的性质,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1)观察到_____(填字母) 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草酸分解有CO2气体生成。
(2)有两种实验现象都能分别证明草酸分解的气体中含有CO:①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F装置中_________;②E装置中出现________的现象;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证明:猜想3成立。草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讨论】①装置B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②装置末端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亮亮同学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发现镁条燃烧除生成白色固体(MgO)外,还有少量的淡黄色固体生成。这种淡黄色固体是什么呢?亮亮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有关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将该淡黄色固体投入到盛有水的烧杯中。
【实验现象】在烧杯中产生白色沉淀,并有刺激性的氨味气体产生。
【教师指导】上述反应产生的白色沉淀为Mg(OH)2,生成的气体为NH3 ;反应过程中没有任何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问题解决】此淡黄色固体中肯定含有镁元素和____________元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若该物质仅由两种元素组成,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此物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相关结论】空气中氮气(N2)和氧气(O2)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___,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少量的淡黄色固体,由此得出的一个结论是_____
2016-11-28更新 | 1095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化学兴趣小组在学完常见的酸和碱的性质后,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探究。
已知:Na2SO4溶液呈中性
(1)探究酸和碱能否发生反应:
方案1:甲同学向盛有少量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继续滴加稀硫酸。观察到溶液由___________色变成无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甲同学得出结论: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方案2:乙同学取少量NaOH溶液,测得溶液pH为10,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后,测得溶液pH为9.乙同学发现溶液pH减小了,得出结论: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交流讨论】:
(2)大家同意甲同学的结论,对乙同学的实验过程提出质疑,溶液pH减小的原因还可能是___________。大家认为,乙同学向NaOH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后,测得溶液的pH必须小于或等于7,才能证明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探究酸和碱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丙同学对探究(1)中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试管中无色溶液的溶质除了酚酞还有什么?
【作出假设】
(3)①Na2SO4②Na2SO4___________
【设计实验】
(4)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方案1向试管中加入少量锌粒,然后加入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___________猜想②成立
方案2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然后逐滴滴加NaOH溶液,并不断振荡试管___________

【实验反思】
(5)为了验证猜想②成立,你认为还可以选择的药品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紫色石蕊溶液B.CuC.Fe2O3
2023-05-21更新 | 76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解题方法
【推荐3】人类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对金属进行系列研究。
【活动一】探究金属的冶炼
小组查阅资料发现我国有着悠久的钢铁冶炼史,《天工开物》中记载的“炒钢法”如图1,该方法的生产过程可用图2表示。

资料:①湖泥灰主要成分是石灰石       ②铁的熔点是1535℃。
根据图文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工匠们在炼铁过程中不断鼓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
(2)不断翻炒液态生铁,是为了降低______元素的含量(填写元素符号);钢的性能优良,钢的熔点比纯铁______(填写“高”或“低”),易于加工。
(3)工业上进行高炉炼铁时,通常加入石灰石,石灰石的主要作用是将矿石中的转变为炉渣(主要成分是)和一种氧化物,生成炉渣的反应中没有化合价的改变,请写出生成炉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活动二】探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4)为探究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及它们和氢元素的位置关系,小明设计如下实验:

①C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
②小莉认为省略上述实验中的______(填字母),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③试管B的溶液中减少的离子是______(填离子符号)。
【活动三】金属的锈蚀与防护
(5)对钢铁制品进行“发蓝"处理,使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能有效防止锈蚀。
①“发蓝”过程属于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②“发蓝”能防止钢铁锈蚀的原理是______
2024-04-13更新 | 19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