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物质的化学变化 > 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 化学方程式 > 化学方程式有关计算 > 化学方程式与实验的计算
题型:综合应用题 难度:0.15 引用次数:329 题号:8928370
在生活生产中,铁的应用非常广泛。
(一)认识铁元素及含铁物质
(1)人体缺铁会导致_____(选填序号)。
A 佝偻病             B 贫血症             C 甲状腺疾病
(2)铁与铬(Cr)、镍(Ni)等金属熔合可形成“不锈钢”,用不锈钢丝和聚乙烯纤维为原料可制作耐酸防护服材料。以上叙述中不涉及到_____(选填序号)。
A 合金             B 无机非金属材料             C 合成材料             D 复合材料
(3)冬季取暖人们常用到暖宝宝,其热量来源于铁的缓慢氧化。已知暖宝宝的主要成分为铁粉、炭粉和少量氯化钠,暖宝宝反应的主要原理是铁粉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生成氢氧化铁,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氯化钠的作用是_____
(二)制备硫酸亚铁铵晶体的探究
硫酸亚铁铵晶体【(NH4aFeb(SO4c·xH2O】(俗称摩尔盐晶体)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用途十分广泛。某化学实验小组制备硫酸亚铁铵晶体并设计实验测定其组成的流程如下:

资料:硫酸亚铁铵晶体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4)实验前,先用碳酸钠溶液浸泡废铁屑表面油渍,碳酸钠溶液可除去油渍是因为碳酸钠溶液的pH_____7(填“>”、“=”、“<”)
(5)操作③中使用乙醇汽油洗涤可以快速晾干。这样做的优点是_____
A 避免用水洗涤所造成的晶体损耗
B 酒精易挥发,可低温晾干晶体
C 防止硫酸亚铁被氧化
(三)硫酸亚铁铵晶体分解的定性探究
硫酸亚铁铵晶体受热分解可得到氧化铁。兴趣小组在科研人员指导下设计实验探究硫酸亚铁铵晶体受热分解的产物。
(6)甲组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

①实验中,装置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②装置D中观察到酚酞溶液变红色,由此可知分解的产物中有_____(写化学式)。
(7)乙组同学认为硫酸亚铁铵晶体受热分解的产物中还有SO2、SO3。为进行验证,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A和上图2所示装置连接进行实验。观察到装置E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了有SO3生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而F装置中_____、表明生成了SO2
(四)硫酸亚铁铵晶体成分的定量探究
【实验步骤】:取3份质量均为7.84g的(NH4aFeb(SO4c·xH2O晶体,分别进行实验。①向一份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得到0.68gNH3②向另一份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9.32g沉淀③加热第三份晶体使其分解,剩余固体质量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硫酸亚铁铵晶体受热时,在200℃以下只失去结晶水。
(8)实验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的目的_____
(9)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硫酸亚铁铵晶体的化学式_____;写出A点到B点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相似题推荐

【推荐1】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镁及其化合物的广泛应用
(1)金属镁可以用于制造信号弹和焰火,因其燃烧时发出____
(2)工业上通过反应:,得到金属镁,反应中电能转化为___
(3)用不锈钢、合成橡胶、氧化镁等材料制造的飞机轮胎属于___材料。
(4)用含有Mg(OH)2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5)碳酸镁可作阻燃剂,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选填序号)。
a 分解时吸热,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 生成的固体覆盖燃烧物,隔绝氧气
(二)碳酸镁水合物的制备
MgCO3· 3H2O是制备镁产品的中间体。工业上从碱性卤水(主要成分为MgCl2中获取MgCO3·3H2O的方法如图1所示。

(1)“沉淀”过程的pH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其操作为;向卤水中通入CO2至饱和然后滴加NaOH溶液,同时继续通入CO2,由此判断卤水的碱性比NaOH溶液_____(“强”或“弱”)。
(2)“沉淀”时生成MgCO3 ·3H2O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证明沉淀已经洗涤干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所得滤液,先加足量稀HNO3滴加____溶液,无现象。
(三)样品成分的分析
在烘干时,会有部分MgCO3·3H2O转化为碱式碳酸镁晶体Mga(OH)b(CO3)c · dH2O.为测定Mga(OH)b(CO3)c · dH2O的组成,称取18.46g固体混合物,在科研人员的指下用下图装置进行热分解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于下表中。
温度/℃室温190450
浓硫酸150.00155.40156.30
碱石灰100.00100.00106.16
【资料】
①MgCO3·3H2O在190℃完全失去结晶水;MgCO3;在400℃完全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
②Mga(OH)b(CO3)c · dH2O在210℃以下不分解:450℃完全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
(1)装配好实验装置后,先要______
(2)加热前后及过程中均通入N2,停止加热后继续通N2的目的是__
(3)计算a:c=___,Mga(OH)b(CO3)c · dH2O中结晶水的质量为___g
(4)若实验中缺少D装置,则α:c的值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MgCO3·3H2O受热转化为碱式碳酸镁晶体Mga(OH)b(CO3)c · dH2O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020-06-11更新 | 353次组卷
综合应用题 | 困难 (0.15)
【推荐2】钙元素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它形成的物质种类很多。
(1)生石灰溶于水,该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所以,在实验室中,生石灰应___________保存。
(2)实验小组同学将Na2CO3溶液滴加到CaCl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经检验滤渣的成分是碳酸钙。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Cl;猜想二:NaCl和CaCl2;猜想三:NaCl和________
【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实验Ⅰ:取滤液,向其中滴入适量Na2CO3溶液________猜想二不成立
实验Ⅱ:另取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_____产生气泡猜想三成立

【拓展延伸】实验室有一瓶碳酸钙和氯化钙粉末组成的均匀混合物,小明用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该混合物反应(所得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四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请分析计算:
实验组别
稀盐酸质量/g100.0100.0100.0100.0
混合物质量/g6.012.018.024.0
所得溶液质量/g103.8107.6110.0111.0
剩余固体质量00mn

①反应后,稀盐酸还有剩余的是第_________组。
②求表中m的值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g)。
2022-03-31更新 | 115次组卷
综合应用题 | 困难 (0.15)
【推荐3】海洋是一个远未完全开发的巨大化学资源宝库,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工业上从海水中可提取许多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科技等方面的物质和原料。
Ι.从海水中获得淡水
下列方法常用于海水淡化的是 ____________ (填字母)。
A.蒸馏法 B.吸附法 C.沉淀法 D.过滤法
Ⅱ.从海水中提取溴(Br2)
工业上通常是将氯气通入海水晒盐后的母液中,将溶液中的溴化钠(NaBr)转化为溴单质(Br2),然后鼓入热空气,使溴单质(Br2)从溶液中挥发出来,冷凝后得到粗溴。该过程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反应类型是 ______________
Ⅲ.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
镁及其合金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金属材料,工业上从海水晒盐后的母液中提取镁的主要流程如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石灰乳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__
(2)Mg(OH)2中加入试剂a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b是在HCl气体氛围中高温灼烧进行的。若直接灼烧MgCl2·6H2O晶体,则生成MgO和另外两种化合物,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Ⅳ.以海水中提取的食盐为原料制备纯碱
制备过程中主要涉及以下三步反应:
① CO2+NH3+H2O =NH4HCO3
② NH4HCO3 + NaCl=NaHCO3 + NH4Cl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过程中可以直接循环回收利用的物质是H2O和 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室里证明反应③中的NaHCO3已完全分解的具体操作是 ________
(3)某化学兴趣小组认为,在碳酸氢钠完全分解的情况下,所得的纯碱中也会混有来自反应②中的杂质,为此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a.取2.2g纯碱样品,加水完全溶解得100g溶液;
b.配制100g 3.65%的稀盐酸;
c.取上述一种溶液25g于锥形瓶中,再将另一种溶液逐滴加入锥形瓶内,反应后溶液的pH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步骤c中当滴入另一种溶液为10g时,锥形瓶内物质恰好完全反应。则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2018-05-04更新 | 33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