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碳和碳的氧化物 >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 二氧化碳的制取 > 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67 题号:9481538
(1)请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择上述装置中___________(填标号);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干燥的氧气,装置合理的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C→___________(填标号);连接装置时,发生装置的出气口应与装置C中_____________(填“a”或“b”)端相连。
②实验室使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突出优点是____________;将制得的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2)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石灰石和盐酸制取一瓶CO2,验满后,将澄清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发现没有变浑浊。兴趣小组对这个异常现象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澄清石灰水为什么没有变浑浊?
【查阅资料]①CO2过量时,CaCO3沉淀会转化为可溶于水的Ca(HCO32
②AgCl不溶于稀硝酸
【提出猜想】I.石灰水已完全变质     _______.Ⅲ.CO2中混有HCl
【实验方案】兴趣小组用原药品继续制取CO2,并进行探究。
制备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取少量澄清石灰水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_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猜想I不成立
2.将少量气体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__________猜想Ⅱ不成立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猜想Ⅲ成立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1】某学习小组对二氧化碳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究。
(一)验证CO2性质
下图是验证CO2性质的实验装置,实验时,持续通入CO2
   
步骤Ⅰ:打开K1,关闭K2,观察现象。
步骤Ⅱ:关闭K1,打开K2,加热水,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1)步骤Ⅰ:烧杯中的现象为______,说明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
(2)步骤Ⅱ: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Ⅰ、Ⅱ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由此证明了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二)探究是否可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到CO2
利用传感器对是否可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到CO2展开探究,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3)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实验装置图Ⅰ组装仪器。
②打开活塞A,将注射器中的稀盐酸迅速注入仪器b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常用______放在A处进行验满,收集满后迅速关闭活塞A,并用止水夹夹住导气管B处。
③用压强传感器自带的注射器通过活塞A向三颈烧瓶中注入15mLH2O,观察两分钟之内体系的压强变化如图2所示。
【总结与拓展】
(4)图2中30s后体系的压强瞬间增大的原因是______,之后到100s之间压强又逐渐减小。
(5)经过测算,消耗CO2的量约为收集到的CO2总量的0.53%,因此排水集气法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收集到CO2气体。
2023-12-13更新 | 115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2】某学习小组对CO2展开研究。
I.探究CO2的收集方法:
【资料卡片】:一定范围内,CO2在水中溶解越多,所得溶液pH越小。
【实验一】:利用图1装置制取CO2,并测定CO2,将于水所得溶液的pH,判断CO2在水中溶解的体积。

(1)写出图1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_________
(2)甲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3)检查甲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关闭K1、K2,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分液漏斗中加水,观察到_________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4)符丙装置中收集半瓶气体时,关闭K3、K4,充分振荡丙装置,测得丙、丁装置中溶液的pH值分别为5.7和6.5。说明溶解的CO2体积丙装置中 _________ (填“>”或“ = ”或“<”)丁装置,丙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乙装置吸收HCl气体,目的是_________
【实验二】:用气体压强传感器测收集的气体中CO2体积分数,选择合适收集方法。
(5)图2是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中CO2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分析图像,可得出的结论有: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Ⅱ. CO2减排新进展
(6)我国CO2减排的战略是CCUS(CO2的捕集、利用与储存)。
①捕集:氨法吸收的原理是用氨水与CO2反应生成碳酸氢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②利用:超临界CO2可以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清洗时,溶剂是_________
③储存:天然矿石中MgO与CO2反应,生成长期稳定存在的碳酸镁,从而使CO2固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2021-07-13更新 | 152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将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时,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生成了什么气体?同学们决定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放出的气体可能是SO2、O2、H2的一种或几种,提出猜想的依据是 ___________
【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有相似之处,它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生成的是水和不溶于水的亚硫酸钙(CaSO3)。
浓硫酸吸收水分,可作气体的干燥剂。
【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
(1)甲同学认为是O2,则检验方法是 ___________
经检验,确认不是O2
(2)实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了如下组合实验方案,排除和验证猜想的气体。

【实验探究】实验开始时,先将收集到的气体从a通入一段时间后,再点燃C处酒精灯: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中发现A装置中溶液不变浑浊,C装置中表面含CuO的铜网由黑色变为光亮的红色。
【结论】铝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 _________ 。该气体与氧化铜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
【思维拓展】由上述实验可以推出,硫酸铜溶液中可能含有 _______
2019-03-14更新 | 16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